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新成效和新进展。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主骨架基本贯通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以统筹融合为导向,加快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大通道”加快贯通。我国加快推进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边、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经基本贯通,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大网络”基本形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已经达标70.4%,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
“大枢纽”加快建设。由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和枢纽港站“三位一体”构成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持续完善;80%的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37个城市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枢纽货物换装次数缩短至1至2次,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过85%。
中国高铁、中国快递等
“中国名片”更亮丽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蓬勃发展,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加快推广应用。
国家邮政局局长赵冲久表示,“无人”技术在仓储、运输和派送环节大显身手,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快递服务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了快递最高日揽收量7.29亿件。
技术不断突破创新,装备不断与时俱进。
“十四五”期间,深中通道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平陆运河、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等重大工程科技成果竞相涌现;CR450动车组发布,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运营,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超过4000公里公路完成了智能化升级改造,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自动化码头在建设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上稳居世界前列。
“技术装备更加先进。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快递等‘中国名片’更加亮丽。”刘伟说。
全国每天约有
三个“一亿人次” 通勤出行
刘伟表示,高铁、民航成为快速出行的首选。2024年,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75.9%;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出行,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达到40个。“十四五”期间,我国约有3.5亿人乘坐飞机出行,目前航空人口数量已达4.7亿,成为全球航空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驾成为跨区域出行主流。刘伟说,平均每天大约有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七成以上,全国有约90%的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通勤出行得到有力保障。刘伟表示,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门到门”出行。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公众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刘伟表示,总的看,我国交通运输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据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