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文漪
6月23日,湖北武汉悦年华养老院,一群白发老人围坐研读剧本。开拍!一声令下,老人们瞬间神采飞扬——这群平均年龄85岁的爷爷奶奶,正在互联网上大放异彩:自编自演的生活短剧收获千万流量。
87岁的龙奶奶,已是游刃有余的冲浪高手。她的数字装备堪称专业:平板看资讯,手机上跟着音乐软件唱歌,电脑屏幕跳动着休闲游戏。“三件套,一个不能少。”她笑称。
养老院的短剧拍摄,为这位“老网民”开启了新天地。她借机解锁了小红书。每次养老院的新视频出炉,家族群便化身热闹的“首映礼”现场:“这身亮色精神!”“下回试试那条黄色丝巾!”龙奶奶笑着说,这些源自短剧创作的视频,成了跨越距离的亲情连心桥。如今,龙奶奶不仅能在短视频平台熟练回看自己的作品,更会主动刷新鲜资讯。“年轻人能玩的我们也能玩,生活就是要让自己开心!”
80岁的夏奶奶和86岁的吴爷爷,两年前还对短视频一片陌生,如今已是短剧组的台柱子。“年轻人耐心教,我们一点点‘啃’下来。”夏奶奶说,从找开机键、学点屏幕,到理解点赞手势,养老院的抖音课堂让老两口从零起步。
养老院视频拍摄小组成立后,拍视频成了老两口日常生活的新重心。“总琢磨着学点新花样”,夏奶奶眼里闪着光,“学新舞步、记新歌词、抠新动作,日子比过去有滋味多了!”不满足于跟练,她还主动转战抖音海量教程库,耐心筛选适合老年人的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自学成才的节目,已成为养老院舞台上的保留曲目。
“核心是让老人玩出价值感!”养老院拍摄负责人点明初衷。团队研发了“适老玩法”:记歌词练脑力,动作一个个拆解。内容设计更是脑洞大开:防跌知识变身魔性说唱,经典老歌搭配时尚手势舞,网络热梗“背后悄悄话”也被巧妙植入。
玩的成效令人惊喜:从最初的几人小分队,壮大到20多人;从几天磨一条视频,进化到一小时产多条。“上周的《粉红回忆》,20多位老人两小时内轻松拿下多条素材。”该负责人介绍,“现在大家在群里头脑风暴,点子层出不穷,拍短视频成了共同的‘事业’!”
拍视频不仅让老人们学习新技能,更找回了生活的锚点和与社会的“强链接”。“评论区天南地北的暖心问候,是大家每天最期待的‘礼物’。”视频发布后,老人们看评论、做回复,这扇“互动窗”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被关注、被需要、被爱的“顶流”体验。“一句‘奶奶C位出道’‘爷爷帅炸了’,比啥鼓励都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