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戴辉、通讯员余懿、李洁)6月11日零时,随着第一辆轿车驶过智慧化闸道,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交二公局参建的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改扩建工程蔡甸收费站正式投入运营。距该站5公里远的老蔡甸收费站临时关闭改造,今年底升级后,将变成蔡甸东收费站。
当天凌晨,在武汉市蔡甸区玉贤街道蝙蝠村,蔡甸收费站灯火通明。通过收费站的司机张永军说:“以前堵半小时是常事,现在匝道拓宽了,一脚油门就能汇入主干道。”作为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节点,新建蔡甸收费站破解蔡甸地区车辆进入高速拥堵困局,原该路段日均超4万车流交织的历史终结。届时,蔡甸东收费站仅作为京港澳高速出入口,新蔡甸收费站则作为汉蔡高速出入口,实现车辆分流,形成“双收费站”格局,通行能力比以前提升一倍。
“5入7出”的新蔡甸收费站科技感十足,入口处,有三条醒目的称重车道,配备先进的治超机器人。该机器人集成4个摄像头,具备多维度检测能力,可精准识别车牌、车型及外廓尺寸,自动采集证据并上传至治超系统,大幅提升超限车辆识别效率和执法精准度。此外,站内还配备了自助收费发卡机器人,发卡装置可向外自动灵活伸出20厘米,更方便不同车型的司机取卡、还卡。
位于收费站旁的智慧云舱,则是整个系统的“最强大脑”:通过云坐席平台,一名工作人员即可远程管理多条车道,实时与司乘沟通并处理特殊情况。
与收费站相连的朱家湾互通工程全长1190米,采用单喇叭型互通模式,匝道上跨汉蔡高速,连接线与西环线、南环线相接,充分利用现有工程条件,将京港澳主线拓宽至八车道,与原匝道顺畅衔接,进一步优化交通线路。此外,新蔡甸收费站还采用了升级的抗车辙沥青路面,能提升行车的舒适性,并方便后期维修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