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磊
通讯员 张黎阳 丁伟丹
从空中俯瞰父子山,绵亘几十里。山脚下,错落有致的农家院、平坦的柏油路、连绵的产业图景,方至畈村等村庄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如今,“千万工程”经验悄然在这里落地,孕育出一个个集体经济收入“百万村”。
福建老板跟踪3年落户投资
入夜,方至畈村迎来一天最忙碌的时候。进村路上,厢式货车排成长龙,大批菜贩在蔬菜基地里挑拣新鲜蔬菜。
今年,湖北耕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君波尝到甜头,种植的120亩羊肚菌,正月初二开始采收,这种菌菇长势旺盛,隔一天采一次,每次可采新鲜羊肚菌1000多斤,市场批发价60元一斤。
羊肚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20余种营养元素,是一种珍贵的食材。然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尽管羊肚菌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保鲜时间却很短。鲜菇利润最高,味道鲜美价格不菲,深受市场欢迎,可一旦运输环节慢半拍,鲜菇往往得烘干出售,价格便要大打折扣。
大冶市大箕铺镇发展蔬菜产业始于2021年,该镇方至畈村、叶家庄村和龙角山村联合引入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农户散种转型为规模化种植。那时,蔬菜出村只有一条黄叶公路,道路只容得下一辆货车。3年过去,来自福建的江君波迟迟难以下定投资决心。
这两年,黄石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破解城乡人居环境治理难题的实践范式,以“清洁家园”行动为抓手,整合社会工作、农业农村、城市管理等9部门力量,从“治理格局、治理模式、治理路径”三个方面推动全市城乡人居环境从“局部清洁”向“全域焕新”跃升。在黄石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和大冶市推动下,方至畈村等沿线乡村被列入“清洁家园”示范带。
2023年,除黄叶公路完成提档升级并配备专业化养护外,还新建环山绿道,一举串联起沿线产业项目,进村难、停车难、运菜难等问题彻底破解。看见乡村大变样,江君波于去年底开始建设羊肚菌种植基地。
羊肚菌、五彩椒、水果黄瓜……高品质蔬菜成就了“大箕铺蔬菜”新品牌。3年时间,方至畈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0万元增长至130万元,一跃成为“百万村”。
这里是记忆中老家的样子
方至畈村里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这里距大冶城区不到8公里,但外来的老板既不愿住城里,也不愿住公司的房,就爱租村民的房子。
湖北东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老板常磊是江苏人。在方至畈村,他很快物色到自己的家。这是一套当地人的房子,房前正对着村广场,屋后是条小溪,旁边种着菜,走几步便能到达公司的蔬菜基地。
常磊说,自己的老家在江苏盐城乡村,干净整洁,诗情画意。来到方至畈村,除了平均气温比家乡高一点,这里就是他记忆中老家的样子。
方至畈村党支部书记曹晓军说,几年前,村里破旧房屋多,村民也习惯随手堆放杂物,都指望着保洁公司来收拾。2023年,村里召集村民梳理“问题清单”,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成了大伙儿反映最集中的问题。
随着黄石启动“清洁家园”行动,方至畈村围绕农村“三堆、两垛”“三乱”(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等重难点问题开展清理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大箕铺镇党委书记张世磊坦言,和美乡村造福了广大农民,也成为大箕铺招商引资的一张新“牌”。近年来,全镇引进18家涉农企业,其中有来自江苏、安徽、福建等地的7家企业落户在方至畈村,“这条清洁家园示范带,也是一片产业振兴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