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

桃花灼灼

□ 温新阶

我们终于赶上了赵家湾桃花的花期,蓝天白云之下一畈一畈的粉红,沿着山坡铺展,深深浅浅的红色,点染了温暖和煦的意境,让人沉醉,让人不能自拔。点缀在桃林间白墙黛瓦的房子更像是布景,像是一台大戏的底幕。

小时候见过的多是零星栽种的桃树,稻场坎上,田边地角,这里一棵,那里一棵。土地金贵,田种得“饿痨”,路都种窄了,还是填不饱肚子,哪舍得多栽一棵果树来吸庄稼的肥力,来挡苞谷黄豆的阳光?零星的桃树开花也是美的,美得拘谨,美得势单力薄。不像赵家湾,几百亩桃花绽放,东风一夜,唤醒大地芳菲,粉霞漫天,胭脂浮动,天地间只剩这一场盛大的花事,那是何等动人心魄!

在长阳渔峡口镇赵家湾,熟田里栽果树始于2002年。那年春天,覃意明第一个在水田里栽李子树,好多人指指戳戳,“好好的水田栽果树,看他明年吃啥?”这片水田,只有覃意明自己最清楚,不到三亩的面积,竟有48个水田,最小的水田连犁耙使不了,只能用锄头挖田耙田,一年上头在水田里使力,工夫不算,七的八的开支一除,剩不了多少碎银子。覃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决定把水田拿来栽李子树。没想到一下子弄成了,卖李子挣了钱,买米吃,买猪杀,吃了喝了,还剩几沓票子,比种水稻强多了,于是,很多人都开始种水果。卖了几年李子,覃意明发觉李子不便于储存和运输,于是把李子树挖了,栽种了售卖时间长且方便储藏和运输的脆蜜桃。

我们来到覃意明最后改造完成的桃园里,桃花开得正闹,片片云霞,缀满枝头。这一片桃树今年进入盛果期,一棵树结两百斤不是问题,我们身边这一片就是几万斤。一年拿三棵树的收入到隔壁的枝柘坪村买米,比自己种的米好多了,再拿三棵树的收入找山上的农民买猪,肉也够吃了。

说起赵家湾的桃子,还不能不说到甘春雨。她本是龙池村人,书读到初三,因母亲生病,家里举了巨债,她只好辍学回家。此后,她养过鸡,去武汉卖过房,后来又在武汉租房开民宿,民宿开得正红火的时候,遇上了疫情,她把民宿改为长租,回到了老家。

2020年,甘春雨在龙池村街上租了房子做电商,有个叫黄海春的女同胞每天用摩托车驮着桃子到龙池来卖。有一天,下着大雨,她浑身都湿透了,甘春雨把黄海春叫到店子里,让她以后都把桃子送到她店里打包发货在网上销售。甘春雨由此知道了赵家湾种植了不少桃子,还有李子、脐橙、椪柑、沃柑……她还专门到赵家湾兜了一圈,看到漫山遍野的果树,她佩服赵家湾人的见识,像这样的坡地,种粮怕是仅能糊口,种水果是最明智的选择。

第二年,她就来赵家湾覃德文家卖桃子。在赵家湾,它不仅收获了金钱,还收获了爱情。2022年,她正式嫁到赵家湾。桃子是红娘,姻缘水果牵。甘春雨嫁过来,就跟先生覃勇成立了故乡谣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在网上卖这里的水果。

起步总是艰难的。那年冬天,河北一个人说要预订第二年的桃子,要他们去签单。接到电话,三个人无比兴奋,乘坐火车北上到了石家庄,穿着薄棉袄的他们,冻得瑟瑟发抖,而那个要预订桃子的人却总是联系不上,三个人在石家庄住了一晚,悻悻而归。武汉有一家公司要买2000件桃子,甘春雨赶紧组织货源装车出发,赶到武汉已是半夜,司机催着卸货,夜深了不好意思麻烦朋友,甘春雨一个人干了起来,直干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吃早餐时,她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镇里领导、村“两委”的干部也很关心合作社的发展。村党支部书记余金娟跟甘春雨同年,两个同年的女人交流顺畅。有困难,一起想办法;遇到坎了,书记帮忙出主意。2023年7月,镇上的李宁书记把她俩和驻村的赵书记叫过去,说要搞个桃李文化节,把赵家湾的水果推广一下,时间就定在8月15日。回来的路上,把车停在伴峡,三个人就开始合计着办桃李文化节的事……

余书记回村开会说办桃李文化节,乡亲们兴致很高,大家争先恐后“凑菜”,这个提来几个土豆,那个拎来几个红薯,有的送来南瓜,有的送来干菜。第一届桃李文化节办得很成功,领导、乡贤、网红、主播、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自媒体的达人齐聚一堂,品桃李,观果园。主播们纷纷现场直播,桃李销售一空。那些卖出的桃子,都是甘春雨带着放假回家的中学生们打的包,忙得汗流浃背,跟着春雨姐姐做事,他们快乐,他们高兴!

我们离开赵家湾了,那一片桃花的云霞渐渐落在我们身后,也落在我们希冀的目光之中,今年的8月15日,我们会再来一起品味丰收的喜悦,一起领略甜蜜赵家湾四季鲜果园的意境!

--> 2025-05-0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13486.html 1 桃花灼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