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竞发。
保康县五道峡景区内,溶洞、险峰、怪石、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眼下,景区正在全面提档升级,将于“十一”黄金周以崭新的形象开门迎客。
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赋予支点建设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文旅支撑。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保康全力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培育了5个国家4A级景区,斩获25张森林康养“国牌”,建成93个美丽乡村试点。
保康县委书记李云表示,围绕“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奋斗目标和“一区三地”功能定位,保康深入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构建“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融合、全体系覆盖、全社会参与、全时段体验”的文旅康养发展新模式,形成文旅康养的保康品牌,奋力打造国内知名生态文旅康养目的地。
文化融入生态美
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保康县建县。
重阳穆林头考古,将保康人类活动历史推演到5300年以前。
保康还是楚国源头和早期楚文化重要发祥地。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绎首封于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奠定楚国根基。
楚国8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有350多年与保康息息相关。无论千古流传的卞和荆山得玉、三献其宝的故事,还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沮水巫音”和“黑暗传”,都拥有浓厚的楚文化元素。
漫步在熊绎文化大道,仿佛能穿越时空,触摸到那段古老的历史。
这条大道沿途兴建了10个早期楚文化街头景点和2个早期楚文化广场,并与楚文化浮雕长廊连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沿清溪河十公里的楚文化景观带。大道还配套建设了启明广场、承水玉桥、楚源凤台等3项景观节点,将“荆山楚源”的精髓融入其中。
荆山,在楚人心中占据着祖山的神圣地位。保康县地处荆山主脉,境内山峰林立,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水资源,让这座全山区县自带清新脱俗的绿色气质。
傍晚时分,后坪镇堰塘冲村,落日余晖笼罩山林,清脆鸟鸣不绝于耳。
68岁的张尚均吃过晚饭,外出散步。不远处的山坡上,一群红腹锦鸡悠然自得地游走、觅食。
“那都是国家保护动物,大家爱惜得很。”张尚均说,前几天,还有几只林麝到家门口的水塘喝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在这个小山村得到具象化展现。
站在六柱垭生态文化旅游区内的一处山头远眺,千峰竞秀,幽谷纵横。每到夏季,芝樱花开,美景夺目,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徜徉花海。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盘古开天辟地……尧治河三界洞天景区内,一个个立体呈现的传统文化故事场景,引得游客目不暇接。
李云介绍,近年来,保康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借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康养福地迎客来
一湾碧水穿城过,两岸青山入画来。蓝天掩映下,保康县山水成趣、处处皆景。
蜡梅谷内,来自上海的游客杨静沿青石小路悠然踱步。“高山苍翠,云升雾绕,溪水潺潺,花香阵阵,仿佛置身桃源。”
尧治河尧帝神峡景区内,木栈道依山蜿蜒,清澈的河水顺流而下。游客刘晓望着瀑布下的一潭碧水出神,陶醉在青山绿水间。
六柱垭生态文化旅游区高山运动场中,欢笑声声,襄阳市民王悦和公司同事在这里团建。运动过后,大家相约一起,品尝根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彭祖传说》、采用道地药材烹制的“彭祖养生宴”。
横冲景区内,来自北京的游客吴珊珊,漫步在山巅的“天空之镜”,远处群山连绵、云海汹涌,令人心旷神怡。“每年都要来几次,夏天住进小木屋,清凉避暑,冬天到横冲国际滑雪场滑雪,刺激好玩。”
官山世外茶源千亩老茶树新芽青翠。茶园旁,来自河南的王宇一家围炉煮茶、高声畅谈。
“漫步在茶园的小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王宇说,在这里观星空、听鸟鸣、赏云海,体验到森林康养的独特魅力。
揽山水之美,得人文之韵。近年来,保康县统筹布局,全域协同,大力发展生态文旅康养产业,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截至目前,保康县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尧治河、五道峡、九路寨、横冲、六柱垭,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座滑雪场、25张森林康养“国牌”。“春赏花、夏纳凉、秋品叶、冬滑雪”,全域游、四季游的格局已然形成。
森林康养是兼顾森林生态价值与旅游价值的一种新业态。保康县大力促进全域旅游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创新,为游客提供休闲旅游、康复疗养一体化的度假服务。
这里有温泉,水质软滑,清澈透明,富含锌、锶、锂、溴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以及美容作用;
这里有林海,森林覆盖率达84.13%,空气优良率达96.1%,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享有“蜡梅王国”“牡丹故里”“中国紫薇之乡”的美誉;
这里有民宿,全县民宿突破400家,客房2800多间,床位5000多张。其中,蜡梅谷自寨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尧治河度假酒店获评四星级旅游饭店,另有精品旅游民宿15家,近山亲水、拥抱自然。
保康县文旅局局长李月介绍,结合“康养福地 楚源保康”文旅康养品牌,该县统筹要素布局,着力提升全域文旅康养服务水平。
——打造“星级旅游饭店+度假酒店+户外营地+精品民宿+生态庄园+康养人家”住宿体系,提供高品质、多样化“梦栖保康”住宿。
——优化“赏花游”“避暑游”“采摘游”“冰雪游”等20条四季精品线路。打造“绿野仙踪 生态养心”“唤醒活力 运动健体”“身心疗愈 中医药康疗”“科普研学 文化养德”“慢享生活 旅居养老”等20条康养主题线路。策划露营、摄影、徒步、观鸟、垂钓等10条专项旅游线路。
——鼓励养老服务公司、康复养老基地等主体联动,打造一批养老综合体、疗休养基地、医养中心。探索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智慧养老等养老模式。
农户吃上旅游饭
芳菲四月,九路寨生态旅游区愈加热闹起来。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路寨绝壁峡谷雄奇险峻,溪流瀑布秀美壮观,黄龙洞、象鼻山、楚王峰、蜡烛峰、佛祖望瀑等120多处代表性景点,吸引全国游客慕名前来游玩。
保康县歇马镇白竹村与景区毗邻,眼看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吴征勤瞅准时机,在自家小院开起农家乐,取名美食美客。
每年4月到11月的旅游旺季,是生意最好的时候,20多张餐桌时常一位难求。
“家里多余的房间改成6间民宿,经常满房。”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吴征勤喜笑颜开。
近年来,白竹村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产业,抢抓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全县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契机,探索“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白竹村永恒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引导农户将闲置房间入股村集体,改造成特色民宿,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对收益进行分红,带动全村发展民宿13家、农家乐15家,5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在过渡湾镇二堂村,遇襄阁农家院老板邓霹雳送走最后一桌客人,终于有时间坐下来,盘算门口的两亩菜地该种些什么。
“城里人都喜欢这口纯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蔬菜。”美丽乡村带火乡村游,2022年,邓霹雳看到家乡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将自家院子改造翻新、开园种菜,办起遇襄阁农家院。
“5个包房,最大的一间能坐20多个人。一年收入20多万元。”邓霹雳算了一笔账,“离家近,生意好,比去外面打工强很多。”
2023年12月,襄阳市星级农家乐及旅游特色餐厅评定结果出炉,遇襄阁农家院荣获一星农家乐。
名气大了,食客越来越多,邓霹雳在本村招了4名老人帮忙,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森林康养民宿420多家、农家乐1100多家,其中襄阳市星级农家乐20家。
保康县县长杜云峰表示,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同时,保康县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兴办家庭旅馆、农家乐、销售农产品等方式,开发农业观光、林业观光及生态旅游产品,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农民致富。
策划:张莹 肖海陆
文图:杨邹 杨韬 卢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