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凯
通讯员 熊向华
4月1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杨蕾时,她正和老师们讨论低空经济专业教材,调试无人机教具。
这位年轻的法国索邦大学博士,是宜昌低空经济课题组负责人。
“6月开始招生,9月就要迎来第一批学生了。相信会有非常多同学跟我一样,选择低空经济。”杨蕾说。
2023年初,杨蕾通过宜昌招才引智到三峡航空学院,担任科技与对外合作部负责人。这所全省唯一的航空院校,蕴含着宜昌对航空产业的期望。
“低空经济是宜昌锚定的新产业,产业需要人才,教育也离不开产业。”刚入职,杨蕾就开始研究宜昌市在航空领域突破的可能性,并以此谋划学院的特色专业,“在这所新建院校,我能做出超出我专业的探索。”
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杨蕾走访了大量航空产业关联企业,撰写了60余份咨询报告。
“三峡航空学院所在的点军区,算力经济正在崛起,正是低空经济的重要支撑。”“宜昌可依托产业基础、场景资源,形成‘产业基础反哺技术创新、多元场景驱动应用迭代’的双向循环。”杨蕾察觉到宜昌在低空经济方面的潜力,先后向点军区政府和宜昌市发改委建言20多份。
认准新赛道后,杨蕾在学院发动了20多位老师涉足低空经济领域,低空经济也被确定为学院重要教学方向。体育老师唐艳结合自己所学的足球专业,筹备起宜昌市首支无人机足球队。
2024年5月,杨蕾牵头组建了宜昌低空经济课题组,先后参与点军区、宜昌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筹建宜昌市低空经济研究院。
“有了政府重视,还需要更充足的应用场景,企业才会有信心。”在推广低空经济应用上,杨蕾也是不遗余力。
点军区第一条无人机试飞航线,起点就设在杨蕾办公室的楼顶;卷桥河湿地公园开启无人机送外卖服务,杨蕾抢先为孩子点了一杯柠檬水;祥明航空动力滑翔伞在点军花湾试飞,她和孩子带头坐……
目前,宜昌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应急救援、巡检执法等方面。杨蕾正在参与市级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制定,她建议:“要注重本土化策略与实战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构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才能有效挖掘市场潜力。”
如今,杨蕾已经在这里安下了家,一家三口都搬来了宜昌。
“宜昌的低空经济乘风而起,我非常享受‘翱翔’其中的感觉。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就是让每个人去施展自己的能力。”杨蕾说,自己从年轻时开始全世界跑,去过很多城市,和宜昌碰撞的火花最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