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缅甸中部曼德勒附近发生强震,泰国首都曼谷、老挝首都万象和我国云南省多地均有强烈震感,越南河内、胡志明市亦有轻微震感。此次缅甸强震,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等多个国家伸出援手。
余震不断救援工作更具挑战
当地时间28日中午,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29日晚发布消息说,截至目前,全国受灾地区的死亡人数为1644人、受伤3408人、失踪139人。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28日在媒体发表讲话时呼吁各国、各组织和民众对缅甸地震灾区提供援助。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说,此次地震就发生在曼德勒市附近。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也是该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当地时间29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14小时,抵达了邻近震中的曼德勒市。进入市区,记者看到很多房屋倒塌,部分道路被封锁。有挖掘机正在倒塌房屋中开展救援工作。移动网络信号微弱且不稳定,许多地方完全没有信号。
受访的当地居民说,他们有邻居被埋在倒塌的房屋中。他们还说,目前水电供应仍未恢复,生活不便。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与气候灾害荣誉教授比尔·麦圭尔指出,这可能是70多年来缅甸的大陆区域发生的最大地震,地震震级之大、震源之浅,大大增强其破坏性。“已经发生了一次相当大的余震,预计还会有更多。这将导致一些脆弱的建筑物倒塌,并使救援人员的工作更具挑战性。”
缅甸气象和水文局29日凌晨发布消息说,已监测到12次余震,余震最高震级为7.5级,最低震级为2.8级。
中国尽己所能提供救灾援助
缅甸强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宣布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紧急协调救灾援助。
据悉,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已于29日上午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这是首支抵达缅甸的外国救援队伍。
这支37人的医疗队,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已与缅甸消防救援队汇合,一同前往内比都灾区救灾。
另外,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实施国际救援。中国救援队一行于缅甸当地时间29日下午4时30分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计划乘车赶赴受灾严重的曼德勒省。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29日透露,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携带装备,已出发赶赴缅甸执行人道救援任务。
更多来自中国各地的救援力量正奔赴缅甸救援:29日,16名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队员,携带个人防护装备、医疗急救包、发电照明设备、破拆工具等城市地震救援装备物资,已从中国云南瑞丽口岸出境,赶赴缅甸救援;香港特区政府派出51人救援队协助地震灾区的搜救工作;深圳公益救援队的23名队员携带救援设备从深圳机场出发奔赴震中……
29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表示,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两支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首批援助物资计划于31日启运。中方还将视缅方需要继续提供援助。
记者29日从昆明海关获悉,截至29日16时,中缅边境各口岸通关正常。目前海关已启动震后应急通关协调机制,现场安排关员24小时值班,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救援物资、救援人员、入境就医人员第一时间快速验放通关。
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伸出援手
马来西亚外交部29日发表声明说,马来西亚国家灾害管理局已向缅甸派出一支由50人组成的人道主义救援队伍。
新加坡民防部队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说,民防部队29日抽调80人和4只搜救犬组成救援队,前往缅甸灾区,准备从医疗、搜救、危险物质处理等方面提供协助。
印度空军一架载有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运输机29日抵达仰光。
新西兰外交贸易部29日表示,将向缅甸提供200万新西兰元(约合114万美元)支持震后紧急救援工作。
东盟成员国外长28日发表联合声明说,将启用东盟灾害紧急物流系统,调动城市搜救力量,在东盟人道主义救援协调中心协助下协调人道主义援助,支持救灾和重建工作,确保响应及时有效。
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说,已从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中初步拨款500万美元,用于支持灾后救援。
分析
为何破坏力大?
地处地震
最活跃地区之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位于缅甸弧地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剧烈碰撞,导致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缩短,形成喜马拉雅造山带。缅甸弧地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地壳构造变形强烈且地震活动性强,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构造单元和断层,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统计显示,1900年以来,此次震中附近3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为1912年5月23日缅甸境内的8.0级地震。
据了解,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震级地震。
“这次地震是发生在地壳内部一次典型的浅源地震,它的破裂面可能会出入地表,引起地表强烈震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认为,这个断裂带附近就是缅甸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倒塌,给应急救援带来了比较严峻的考验。
今年以来,全球发生17次6级及以上地震,近期多地发生地震,这是否意味着地球已经进入了活跃震动期?
“全球的地震活动今年以来总体上来讲比往年要低。从目前的情况,很难说这次地震之后地球是处于地震活跃阶段。”高孟潭说。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