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卢家国 鲍妍如
暴风骤雨中,保神高速曲尺湾隧道突现墙面裂缝,特殊车辆赶来,工程师迅速搭建车载视频,30秒内将现场图像实时传回运营公司,险情及时处理,避免塌方灾害……
3月27日,在青岛举办的第27届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上,湖北交投集团播放的这一应用场景,带给现场观众不小的震撼。当天,该集团携16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
30秒内铺就应急指挥通道
在250平方米的湖北展区,被称作“锋速通”的5款系列智能产品亮相,这是应急指挥车的核心装备。其中,一辆7米长的中巴车引人关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登上车厢,只见大屏幕上同时展现四幅画面,桌上摆放着卫星电话,可一键切换到应急指挥模式。
“这是应急指挥方舱,是平战结合的智慧中枢。”湖北交投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再武介绍,它由红旗国悦中巴底盘改造,由无人机、卫星通信、自组网组成,可在断网断电等极端环境下搭建移动指挥部,实现6至10人多方协同应急指挥。
这台应急指挥车还配备“超清慧眼”,依托它,遇到高速公路中断、边坡塌方、暴雪封路等灾害应急抢险,就能靠前到一线指挥,并且“跟”着灾情走,在高清大屏幕上开音视频会议,全时快速调度。
在展区,一个“黑匣子”,引起贵州高速集团参展代表祝朝旺的兴趣。它能像三折叠华为手机一样打开。张再武上前解释,这是通信指挥箱,也是联动指挥的“万能枢纽”,一屏展示地图、会商、路网等多种信息,支持5G、卫星等多链路通信,30秒内即可建立前后方可视化指挥通道。
抢险救援中,最重要的是通讯畅通。“锋速通”还有一种单兵作战的智能装备,它如同应急特种兵的“通信卫士”,仅重5公斤,可外接无人机、高清摄像机,突破传统对讲机频段限制,适用于山区、隧道等复杂地形救援。
湖北方案破解应急痛点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达12.7万起,直接经济损失超1.8万亿元。然而,我国仅有38%的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实现智能化,跨部门协同效率不足40%。
应急响应更快一秒,安全防线就能更牢一层。
中国公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劲泉认为,湖北交投集团以“锋速通”应急指挥装备V1.0系列为切入点,破解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痛点,为全国提供湖北方案。
湖北交投集团研发的应急指挥车,背后有“最强大脑”支撑。该集团打造的运行控制中心,一万多路视频图像现场“感知”,实时反映人、车、路、桥等各类专题场景。
据悉,湖北交投科技公司对改装方案、车载设备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单兵设备”“车载终端”“通信指挥箱”“桌面视频终端”“多源融合通信平台”等在内的5项发明已申请专利并获得受理。
应急指挥车市场需求巨大
今年春运,湖北交投集团60辆SUV应急指挥车投用,累计服务通行车辆4733万辆,同比上升11%。
发展应急指挥车,市场有巨大需求。今年,我国公路建设里程将突破550万公里,按每500公里配置1台应急指挥车,就需要1万辆。当天,辽宁、浙江、新疆等地企业与湖北交投签订“锋速通”合作协议。
“把产品变商品。除了路,我们的应急指挥车还可推广到其他应急指挥体系中。”湖北交投集团总经理叶战平说,目前正推进完善湖北交投应急叫应及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积极参与湖北省科技厅安全应急产业链创新图谱编制,尽快推动应急指挥车系列产品进入安全应急产业图谱。
“人工智能+”汹涌澎湃。张再武透露,未来,随着向预防性应急转型,“锋速通”将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AI、数字孪生等技术与应急管理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