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8日

退休不褪色 离岗不离党

湖北支点建设闪耀“银发力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翟敏 王梓 吕潇怡 实习生 李芷依

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湖北省广大离退休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独特作用,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他们对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对理想信念坚定执着、对党和人民事业无比忠诚,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湖北离退休干部的精神风貌,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银发力量”。

理论宣讲彰显政治本色

离退休老干部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是开展红色教育的“活教材”。

阳春三月,樱花绚烂。在武汉大学珞珈山上,除了樱花,还有一道“银发风景线”。他们就是以李德仁院士为代表的一群平均年龄70余岁的老教授、老专家、老干部,发起组建珞珈银龄宣讲团。5年来,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学科背景,深入挖掘,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哲理、道理、情理,让党的宗旨、党的传统、党的伟绩深入人心。

从高校到机关、从社区到企业、从部队到乡镇……300余场宣讲,饱含着珞珈银龄宣讲团老同志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拳拳之心、爱党之情,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中国好人”“最美五老”“金牌讲师”……这是原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机械厂退休干部胡昇的荣誉“头衔”。作为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老干部,胡昇先后担任武汉市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姓宣讲团成员、武汉市“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宣讲队成员,多次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宣讲180多场次,不遗余力向党员、干部、群众宣讲总书记对湖北的深情厚爱,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科研领域展现银发担当

“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殷殷嘱托。

献身路桥50载,只为彩虹飞清波。这,是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昌栋一辈子追求的梦想。

退休十几年来,周昌栋坚守建桥初心,先后带领团队在至喜长江大桥首创“一跨过江”生态方案;攻克伍家岗长江大桥软岩隧道锚技术,创下2项世界首创工艺,节约资金超亿元;主导完成夷陵长江大桥236根斜拉索更换,在全国开创了行业先河。他先后出版4部行业教科书,累计获60余项科研成果,精心培养了30多名青年工匠。“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时代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奋斗者永远年轻,为桥路一生奋斗,我无怨无悔!”周昌栋深情地说。

作为水利专家,长江委长江科学院退休干部包承钢退休20多年,持续承担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键技术等重大科研任务,90岁高龄仍坚持著书立说、笔耕不辍,为我们树立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榜样。

作为我国电力行业高电压领域知名专家,阮羚始终离岗不离网,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持续深耕电力技术研究,积极参与国家电网“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主导3项中国牵头的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此外,他还成立工作室,通过“师带徒”等形式培养青年专家,在电力科技领域大放异彩。

服务基层践行为民初心

千头万绪,千家万户,映照其中的是大国之大、大国之重。在服务基层的工作中,总能看到老干部的活跃身影。

53载党徽闪耀,32年法槌铿锵。74岁的盛绥花,是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后的她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带领老法官团队选择扎根社区、服务群众。5年多来,累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900余人次,宣讲宣传法律知识40多场次,协助调解房屋租赁、邻里纠纷等案件1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嘉鱼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鲁运江,从农校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三农”工作,一干就是50多年。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他始终扎根田野,研发推广实用技术和高产作物,科技助农的足迹遍布20多个乡镇。为提升嘉鱼莲藕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他带领团队经过3年努力,帮助嘉鱼莲藕斩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这块“金字招牌”。他说:“看到乡亲们脸上的笑容和丰收的喜悦,我的心里比蜜还甜。”

他们无私奉献,从来不求回报。

从党校退休教授到乡镇支教教师,69岁的张葆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初心。2019年,已经从武汉市委党校退休的张葆珺报名加入湖北省“银龄讲学计划”,奔赴离家200公里的孝昌县花园镇澴西学校支教。在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里,她自掏腰包建起心理咨询室,帮助数百名留守儿童重拾生活的信心、建立健全的人格。她说:“很幸运,我还能在讲台上追逐教育梦想。投身乡村教育,我义无反顾,不问归期。”

--> 2025-03-28 退休不褪色 离岗不离党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9523.html 1 湖北支点建设闪耀“银发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