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6日

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推动公共机构节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以节水护水高效率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支点建设的必由之路。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学习贯彻《节约用水条例》,积极落实《公共机构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着眼于提升节水工作标杆,着力建章立制、强化宣传培训、精心选树标杆、聚势重点突破,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水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支点建设“提亮”绿色底色。

建章立制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格局

推广运用先进的节水技术、设备和产品;

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器具普及行动;

扩大开展节水合同管理规模;

······

2024年,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2024年全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将公共机构节水工作与节电、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统筹推进,掀起全省公共机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新高潮。

管好用好水资源,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有力支撑。省机关事务局着力构建省、市、县三级节能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运行高效、执行到位、监督有力的节水工作协调机制,指导并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公共机构节水管理,持续推动年度水资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目标的稳步实现。

与此同时,该局强化评价督导,将公共机构节水工作与节约型机关建设、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及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有机融合,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同步督导、联合考核,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节约管理体系——

针对省直机关层面,联合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市场监管局、武汉市城管委等职能部门,运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综合评估等方式,对16家省直单位开展调研督导,量化考核成绩及时反馈整改;全面开展省直机关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成效评价工作,推动省直机关强化日常节能节水精细化管理。

针对市州层面,启动重点职能工作(节能节水)督查机制,每半年对各地节能节水工作落实成效进行通报,在全省营造争先创优的热潮。

一面是拧紧责任链条,一面是做强技术支撑。

2024年以来,省机关事务局联合省水利厅持续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器具普及更新工作,向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单位等在节能节水领域表现优秀的先进单位,配发高效节能节水产品。在这一举措的引导和激励下,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节水改造,有序对老旧管网、中央空调冷却塔、食堂用水设施等实施节水技术革新,加速淘汰节水效率不达标的用水器具。

宣传培训

营造“精打细算用,从严从细管”的氛围

2024年第一期湖北省公共机构节水培训班在武汉市开班。全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省直相关单位、高校、医院后勤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以通报工作情况、交流经验、专家授课和现场调研等方式展开,全方位提升参训人员的政策执行、示范引领、宣传教育、综合素养等能力。

在培训提能的同时,省机关事务局还注重活动赋能。该局策划推出公共机构节水知识线上竞答活动,精心设置市州与高校两大排名体系,鼓励参与者通过答题点亮“湖北公共机构节水地图”,吸引了超10万名干部职工和师生踊跃参与。

随着自身节水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全省公共机构纷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的氛围。

宜昌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构建节水节能知识立体传播体系,组织职工深入社区、学校开展节水知识科普、专题讲座;推出“节水节能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们动手制作智能节水浇花系统、参与节水节能趣味问答,争做“节水节能小卫士”。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思政+节水”模式,将节水宣传教育融入“大思政课”,以“姚师傅的节水日记”为主题为学生们上思政课,邀请一线水电工作者姚师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传播节水理念、节水知识、节水技术,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选树标杆

激发“争相‘领跑’、比学赶超”的豪情

榜样是看得见的标杆和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

2024年,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联合发文,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洪山礼堂管理中心、武汉市江夏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堰市人民医院6家单位,成功获评“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我省再创佳绩。

在纵深推进公共机构节水工作的征程上,省机关事务局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标杆引领作用,会同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秉持“同类可比、水效优先、优中选优”的原则,积极筛选并推荐优秀单位参与水效领跑者申报。

在争创“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的过程中,省税务局把节水护水工作贯穿到税务工作、职工生活和单位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该局党组将节水节能环保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了节水护水各岗位人员、职责,每年制定本年度节水工作目标及用水计划实施方案,建立节水目标的统计、监测、分析、评价、考核体系,并持续加强节水改造与节水技术推广,建设蓄水量约为26立方米的雨水回收池,将雨水集蓄变“废”为“宝”。该局还编制了《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汇编》,指导沿江各地税务部门不折不扣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走好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之路。

2024年,省机关事务局组织省直机关及省属高校走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地观摩学习,充分释放水效领跑者的示范引领作用。

既有“领跑”单位,也有区域标杆。

省机关事务局坚持系统谋划,在深挖各市州独特优势的基础上,探索片区联席会议机制,在武汉都市圈精准布局,遴选试点,深入推广水效领跑者的成功经验,确保湖北公共机构节水工作与长江大保护战略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武汉市打造了“市机关事务局、市水务局共同组织推进,教育、卫生等主管部门参与,市节水办以及各区水务局和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密切联动,区教育部门积极配合”的公共机构节水工作格局,通过积极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推动各行业的节水管理水平提档升级。结合“大学之城”的特色,武汉市将高校节水作为重点领域和标准示范,对全市高校逐户上门进行走访调研,围绕开展节水减排的政策、实施内容、技术要求等进行宣传和指导,依据用水定额核定高校用水计划,按照分类推进、重点示范、点面结合、优校先行的原则推进工作。

近年来,武汉市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全面铺开,765个公共机构建成省级节水型单位,市、区直属机关基本实现创建全覆盖,节水型高校覆盖率达75%,6家公共机构被命名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

重点突破

打造“市场思维、合同节水”的湖北样板

合同节水管理,是以市场化手段推进节水工作的创新模式和重要举措。

省机关事务局结合公共机构用水管理的特点,将合同节水管理作为降低用水单位节水改造风险、节水减污、提高用水效率的重要抓手,通过召开现场会、培训、上门指导等多种形式,聚焦实施合同节水管理的具体步骤、技术要点等,提供指导和服务。

同时,将合同节水管理服务企业和水平衡测试服务企业列为培育重点,支持节水产业服务落地和技术应用,着力培育节水产业发展壮大。

在省机关事务局的指导和推动下,全省在合同节水管理领域形成公共机构主动探索、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武汉纺织大学启动合同节水项目后,深入开展智慧水务管控建设,实现了分区、分级控制和漏损监控报警,并对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探测并维修漏水点177处,更换维护节水器具超800套,中水利用率达40%。如今,该校用水量同比下降42%,管道爆裂报修率降低了65%,人均每年用水量控制在45吨以下。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合同节水管理中,探索采用“效益分享型+效果保证型”模式,通过节水管理和技术改造,近几年用水量持续下降,节水效果显著,管网漏损率控制在5%以内,节水率达到54%。

近年来,在汉高校共实施了17个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年新增节水量710万立方米,全省18所医院开展水电费用托管服务,吸纳社会资金达14亿元。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武汉市中心医院率先在全市医疗行业实施合同节水管理,该院2024年下半年用水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近50%。

支点建设正当时,笃行不怠启新程。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持续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打好“加强联动、汇聚合力,选树典型、深入宣传,数字赋能、深挖潜力,强化督导、狠抓实效”组合拳,稳步推进公共机构节水护水工作,以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助推湖北生态承载力提档。

策划: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撰文:杜芳新 杨俊 程前

--> 2025-03-26 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推动公共机构节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9219.html 1 以节水护水高效率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