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5日

全民参与恩施大峡谷沿线环境整治

70公里生态廊道“一键美颜”

3月12日,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圆梦隧道外,工人正在施工。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赵盛迷

平坦整洁的道路、井然有序的房前屋后、花香四溢的农舍庭院……3月22日,从恩施城区出发,沿着蜿蜒的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前行,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眼前铺展。

去年以来,恩施市以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清洁家园”行动,聚焦“功能配套、景区建设、交通支撑、环境卫生”四项重点工作,系统推进大峡谷沿线综合环境整治,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游客体验感。

圆梦隧道消危亮化工程8月完工

3月12日清晨,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圆梦隧道旁,一株株梅花悄然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10多名身着绿色马甲的工人正在隧道口忙碌,浇筑隧道出口50米的排水设施。这是大峡谷旅游沿线“清洁家园”行动中,隧道消危亮化工程的一部分。

恩施大峡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原有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渐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通往景区的屯渝公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亟待提升。为此,恩施市及相关部门启动多项道路改扩建和隧道施工工程。

“经过前期勘测,圆梦隧道存在滴渗漏水、围岩溶蚀等不同程度的‘病害’,需进行土建加固改造。”恩施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高红林介绍,在70多公里旅游沿线中,这是工程量最大、耗时最长的项目,预计今年8月完工。

“工程最难的环节是在隧道内壁钻2万多个孔,每个孔深18厘米,然后进行环向粘贴钢板带加固。”高红林表示,面对工程量大、工期紧、任务重等挑战,项目组攻坚克难,科学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按照高速公路隧道标准,圆梦隧道和大岩仟隧道将进行全面更新维护。除了隧道消危亮化工程,恩施市还将在沿线实施路面结构性修复、防撞墙涂装与亮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三波式钢护栏或彩虹缆索护栏。同时,开展公路路面及边沟冲刷清扫,更新与维护道路标识。

美化村口公路 村民8点就开工

马者村是前往恩施大峡谷的必经之路。3月12日清晨,春日暖阳洒在马者村的田野上,14名村民手持镰刀、锄头,清理路边杂草,疏通排水沟。

“8点就开工了。”村民李自高每天都会开着自己的三轮车,将清理出来的垃圾运送到垃圾场。“只有大家都参与,才能让家园变得更美。”他笑着说。

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村民们每天都要清理500多米的边沟。

“经过我们村的公路是旅游公路,清洁家园行动要主动参与,这对我们都有益处!”马者村村委会副主任舒友玲说。对于环境卫生较差的农户,她会主动帮忙清理,并做好日常监督。久而久之,马者村集镇上的70户人家逐渐养成了自觉清扫整理的好习惯。

沿着蜿蜒的乡道慢行,随处可见乡村环境卫生的变化。

板桥镇探索以“一会一日三包一百户”为实施路径,开展“清洁家园”行动。

“一会”即以湾组为单位召开群众会,进行全覆盖宣传;“一日”即确定每周五为“板桥清洁日”;“三包”即干部包户、公益性岗位包路段、党员包院落;“一百户”即各村居评选20户清洁家园示范户,边整改边评选,最终评选100户示范户,授予“清洁家园示范户”表彰。

“‘清洁家园’行动不仅带来了环境卫生的整体改善,也让村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恩施大峡谷沿线“清洁家园”行动工作专班负责人钱国军介绍,现在村民们都自觉落实门前包干清扫制度。

天际线重归澄澈 黄土坡生态覆绿

“一二三,拉!”近日,屯堡乡鸭松溪村村民郑江华主动拆除了自家“一鸣农家乐”的广告牌。

44岁的郑江华在公路边经营农家乐,广告牌因年久失修,一直没有更换。

“村里干部入户宣传,要规范广告牌设置、提档升级,确实有道理。”郑江华笑着说,除了广告牌,他还主动拆除了屋旁用木头搭建的20多平方米的杂物间,将自己建的卫生间无偿捐赠,用来建设旅游公厕。

“清洁家园”行动工作专班工作人员龚清轩介绍,屯堡沿线有近百家经营主体,包括茶叶专卖店、农家乐和民宿等。今年以来,该乡召集村民代表,以小院落为单位开了32场群众会、院坝会,号召村民拆除多余的广告牌,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更换,由屯堡乡设计招牌图集,村民自己选择定做。“我是党员,应该以身作则,先拆我家的!”村民向方清积极响应。

以“清”归序,以“拆”治乱,净化视野空间,提升环境“气质”。恩施市印发《恩施大峡谷沿线“清洁家园”行动暨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形成工作责任清单,明确10项具体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

如今,恩施大峡谷沿线曾经杂乱的“空中蜘蛛网”已变身规整的风景线,通过弱电入地工程,5个集镇完成21公里线缆整治,天际线重归澄澈,并同步推进裸露管道入地、园林绿化补植、公路维护等工程,95%的黄土坡完成生态覆绿。

--> 2025-03-25 全民参与恩施大峡谷沿线环境整治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9106.html 1 70公里生态廊道“一键美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