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磊 通讯员 陈光辉 但超 姜皓
开栏语
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提出: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黄石在湖北百强镇中占据七席。本报即日起推出专栏“聚焦‘镇’能量”,起底黄石镇域经济新势力。
3月18日,大冶市金湖街道宋晚村姜桥制氢工厂,两个巨大的球形储罐矗立,多条运输管道纵横交错贯穿整个区域,16根20余米的避雷针直插云霄,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呼之欲出。
去年,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湖北省首个国家级氢能项目。眼下,面临资源枯竭的金湖街道正加快铺设未来产业新路。
下月有望产出第一罐氢气
作为项目核心的姜桥制氢工厂,主体建筑包括制氢车间、氢气球罐、压缩机车间等,是国内首个岩穴储氢工程,是大冶市氢能制储加用一体化项目的起点。
进入制氢车间,四台类似马达的大型设备引人注目。这里,便是工厂制氢的关键——借助1台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和3台碱性电解槽,可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
“通电后进入单机调试阶段。”相关项目负责人说,目前制氢工厂已基本完工,本月成功接电,有望于4月初产出第一罐氢气。
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总投资34.37亿元,涵盖光伏发电、绿电制氢、氢储运加等全产业链,预计年产氢量达1800吨。
废弃矿山变氢能仓库
作为绿电制氢项目,绿电从何而生?
电,从空中来。在制氢工厂旁,一座耸立的山坡南面,数十块巨大的光伏板嵌入山体,阳光被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电,驱动着厂内设备运行。
这座庞大的绿色电站原是废弃矿山。随着矿产资源枯竭,废弃矿山、尾矿库等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包袱,仅大冶已闭库的尾矿库有148处,面积约6673亩。
为此,金湖街道以建设制氢工厂为契机,开展“光伏+矿山治理”模式改造。除利用废弃矿山铺设光伏外,还充分利用已被挖空的内部空间。施工人员在山体内部建造长30米、直径5米的圆柱形储氢硐室,通过近百米的输送管道,安全储存工厂产出的富余氢能。
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绿电4亿度,年减排22.78万吨二氧化碳。
5分钟给氢能公交加满气
在大冶东综合能源站,3台加氢机建成。作为大冶市氢能应用场景之一,该站具备油、电、氢“三位一体”加储能力,可满足多种类型车辆补给需求。
“能源站已具备加氢条件,即将投入使用。”能源站项目施工负责人表示,加氢机、储氢罐全部安装完毕,应用的设备采用70兆帕高压加注技术,5分钟就能让一辆氢能公交“喝饱”氢气。据介绍,大冶计划建设13处新能源站,包含加油站、加氢站、充电休息服务区等,目前有3个能源站在建。
除发展氢能公共交通外,大量矿用机械及车辆也将成为大冶氢能源产业链上的应用对象。该市正在公开招标采购一批氢能车辆,涉及31吨氢能自卸车、氢能宽体矿卡、氢能装载机、氢能挖掘机等,不断丰富未来氢能应用场景。
据了解,该市正推动近300辆矿用机械及车辆更新换代为氢能产品。此外,该市还与国内大型城市燃气运营商对接合作,通过在天然气中掺入氢气提高燃烧效率,推动民用氢能开发应用。
据介绍,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大冶市将形成制氢、储氢、加氢和用氢的氢能源产业链生态,构建新型氢能产业及氢能矿用机械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