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3日

211家村集体收入四年增十倍

广水农村集体经济蹚出倍增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董凤龙 刘钰杨

通讯员 程仁涛 刘冬

“6块钱一斤,清炒油焖都好吃。”3月12日上午10点,武汉市梨园广场附近一家生鲜店里,两箱广水特产白茄子刚到货,就被抢购一空。

同一时刻,150公里之外的白茄子产地,广水市十里街道杨家岗村村集体蔬菜产业园,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箱、发货。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广水市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发展特色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农户增收——2024年,该市211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0.26亿元增长到3.28亿元,带动村集体收入从248万元增至2914.02万元,均增长了10多倍。

3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杨家岗等村,实地探访广水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订单化让农产品“种得好、卖得畅”

早春时节,田野里生机盎然。宝林河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蔬菜种植是广水市十里街道杨家岗村的主要产业。

种什么?怎么卖?卖给谁?这些问题曾经困扰着杨家岗及周边多个蔬菜种植大村。

“现在照着订单种,蔬菜不愁销!”在杨家岗村蔬菜产业园的柏油路旁,村党支部书记杨帅摊开种菜“作战图”。满满一张表格上,近20个蔬菜品种,当月种什么、收什么、卖到哪,一目了然。

2024年8月7日,广水市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启用,武汉市京膳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华工后勤管理有限公司、湖北艳阳天旺角工贸发展有限公司等餐饮企业举牌采购,最高意向采购金额达到5000万元。

当年10月,借助这一平台,杨家岗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同武汉市京膳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建蔬菜产业园,按订单向该公司及多家武汉餐饮企业、生鲜店供应蔬菜。

项目建成至今,产业园产出蔬菜70万斤以上,营收315万元;杨家岗村村集体增收34万元,股民增收11万元,村民务工增收80余万元。

“广水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有保障,适合作为团餐食材供应地。”武汉市京膳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康说。

如今,广水市马坪镇严舒畈村的西红柿、蔡河镇老虎岗村的西葫芦……正通过订单模式,源源不断跃上武汉餐桌。

点评:订单农业打破信息壁垒,优化了供应链,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规模化让养殖户有了话语权

3月14日,广水市城郊街道板子桥村蛋鸡养殖车间里,标准化层叠式鸡笼整齐排布。鸡笼下,一枚枚新鲜鸡蛋通过传送带被运送至工作台。工人熟练分拣、打包、装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板子桥村就有不少村民养殖蛋鸡。多年来,由于养殖户分散,没有形成规模。

蛋鸡产业如何“破壳”新生?

板子桥村党支部书记刘培涛介绍,2021年,村里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村里以厂房等资源占股20%,湖北可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占股80%,双方共同打造“蛋鸡集群数智产业园”。

“以前是自己操心,现在图个省心。”板子桥村蛋鸡养殖户刘辉打开“鸡场管家”小程序,每日产蛋数、饲料投喂量、包装耗材量等数据动态更新。

目前,板子桥村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共有蛋鸡养殖合作社17家,年饲养蛋鸡60万只以上。

“以前村里养殖户都是各自找销路,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容易被收购方压价。如今,村里70%以上的鸡蛋通过可大公司统一销售,价格稳定,销路也有了保障。”湖北可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超说。

2024年,板子桥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利润达87万元,其中蛋品采购分红57万元、蛋托纸箱业务盈利10万元,还向附近务工的村民支付劳务费用300多万元。

点评: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价格,分散的小养殖户往往只能任由市场支配,缺乏主导权。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出现,提高了养殖业规模化,增强了市场话语权。

品牌化让特色农产品有了金字招牌

2024年12月,广水郝店花菇荣获第17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这也是随州市唯一参展并获奖的产品。

郝店镇是随州香菇的传统产地。但在过去,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不愿意在家种香菇,导致产量下降,名头不响。

重塑价值链,要从源头解决问题。

2022年,郝店镇香菇主产村关店村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标准搭建大棚、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制棒、分散出菇,种植规模由2021年的不足10万棒迅速发展到100万棒。

有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制棒和统一指导,种香菇变得简单。81岁的王茂家,从2023年开始种植香菇,并逐年增加种植量:“第一年种了3000棒,今年种了1万棒,保底能挣8万元。”

“关店村的花菇品质上乘,缺乏一个响亮的品牌。”郝店镇党委书记朱建强介绍,2024年3月,郝店镇在关店村首次发布了“菇奶奶”“小菇妈”“俏菇娘”三大系列产品,如今已成为郝店花菇的“新名片”。

今年春节年货市场上,郝店“三朵菇”以礼盒形式亮相,800克售价168元,价格比此前零卖翻了一番。

“2022年前,村集体年收益是负数;2023年,47万元;2024年,103万元;今年,预计能到128万元!”郝店镇关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绪强说,2025年,关店村香菇种植规模扩大到120万棒以上。

广水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广水市将重点实施订单农业、延长产业链、扩大规模化生产、增强品牌效益,推进广水农产品走向武汉、走向全国,进一步增加村民收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点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探索,让“一朵菇”向“新”而行。品牌化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还为产品赋予了更多价值。

(点评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黄振华)

--> 2025-03-23 广水农村集体经济蹚出倍增路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8946.html 1 211家村集体收入四年增十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