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降落,再起飞……3月10日,在蕲春县向桥乡桥边村的貂鼠岩,一架大疆70P无人机在空中来回起降运送砖头。
操作无人机的周绍洪是一名90后,家住该县青石镇郑咀村。2024年,周绍洪在家乡成立了湖北腾达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十多年前,周绍洪只身前往深圳打拼,在南山区的一家酒店当厨师,一干就是七年。
202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位四川的朋友买了一台无人机从事吊运工作,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24年3月,周绍洪了解到,贵州地区从事无人机吊运行业的人比较多,于是便放弃了厨师的工作前往贵州,找到从事无人机吊运培训的机构,花了8000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强化培训。通过专业训练,周绍洪熟练掌握了无人机吊运的操作技术。其间,他还考取了CAAC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
2024年4月,周绍洪花6万多元购买了第一台大疆无人机T60,开始在贵州接单做吊运。他接到的第一单生意是往山上吊运光伏板,通过来回往返600多趟的操作,这单生意他赚到了2800元。虽然不多,但这是他从事这个行业赚的第一桶金,也坚定了他的信心。
这一年,他在贵州接了100多单吊运的工作,吊运过建筑材料、水果、茶叶、光伏板、电力设备等,收入比原来干厨师高出了很多。
考虑到家中父母年事已高,2024年底,周绍洪放弃了在贵州的生意,卖掉了他的第一台无人机,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公司,并且又花了10多万元,购买了两台大疆无人机T100和70P。
由于人手不够,周绍洪便叫来表弟陈宝林帮忙。周绍洪算了一下,2025年春节过后,他们在本地已经接了5单生意,平均一单一天有2500元至2700元的收入,去掉成本,到手的实际上每单每天2000元左右。
谈到未来的打算,周绍洪信心满满:“低空经济是国家重点扶持项目,未来前景广阔。山货出山,靠什么?肩挑背扛肯定是不现实的,无人机吊运效率高,一台无人机一天工作量5吨至8吨,轻轻松松,是人工的几十倍,而且节约成本。”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蕲春频道 作者 刘自成 徐海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