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9日

对民企一视同仁的关键是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

□ 李哲 马歌璟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党中央有着鲜明的态度和政策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多次重申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这彰显了党中央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民营企业的创造力已成为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活力所在。从特色上看,我们打破了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固有观念束缚,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势上看,我们把两种经济形式结合起来,各类资源调动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竞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国企与民企齐头并进、互为补充。从活力上看,我们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推动与生产力密切联系的经济体制的调整,进一步释放生产力的动力和活力,民营企业仍然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生产力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一种先进生产力。为此,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消除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羁绊,多层面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改革措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营造更加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什么地方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经济就活,生产力就旺。良好的环境包括规则执行环境。这要求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透明、开放的市场环境,核心在于对所有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企业在权利上享有平等权,在机会上享有知晓权,秉持“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市场理念,打破一切不合理的行业壁垒、准入限制,鼓励、支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场竞争。在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除了作为“守夜人”外,主要功能就是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致力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和治理体系的完善,加快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同时,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给予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以平等待遇,理直气壮地给予民营企业在企业开办、土地征信、进出口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要破解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加快推动与民营企业相对应的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拓展金融服务边界,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以民营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新,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民营企业要发挥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作用。转变传统“作坊式”经营方式,以管理和组织创新推动技术、业态创新。要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对接,优化供应链,通过机制创新促进业务互助、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力度,参与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大力吸引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建立专业技术团队,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努力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加快构建更加高效、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保障,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土地、资本、劳动力等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价格扭曲。要培育以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为载体的要素市场,丰富要素市场的层次和内涵,不断增强和拓展市场体系的韧性和深度,重点在于有效保护产权,“有恒产者有恒心”,进一步完善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明晰产权边界。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进一步完善居民财产权保护、流转制度,关键在于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具体来看,就是要使要素流动更加便捷、规则更加透明、竞争更加充分、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5-03-1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8395.html 1 对民企一视同仁的关键是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