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
被领导催着下班、周末禁止加班……打工人“梦想照进现实”,多家企业接连宣布实施“强制下班”“强制双休”政策,为员工减负松绑。
此前,“996”“007”等加班文化一度成为职场“主旋律”。快到下班时间,突然召集开会,冗长拖沓,让人疲惫不堪;汇报PPT明明做得清晰明了,还要被要求反复修改,定稿竟然还是第一版;周报、日报越写越长,充斥着“赋能”“对齐”等词汇,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少员工陷入这种无效内卷,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也渐渐消磨了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职场中的形式主义和“无效内卷”,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长期超时工作,不仅损害劳动者权益,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弊无利。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拼劳动强度、比工作时长,而是转向拼质量、比创新,从劳动力竞争走向综合竞争。强制下班,是破冰无效内卷的第一步。要想彻底根除内卷之弊,还需要在制度设计、文化塑造等方面下足功夫。
内卷不是一日之寒,反内卷也非一日之功。在制度设计上,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员工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让“能者多劳”与“能者多得”并行不悖;加强员工培训和发展规划,帮助员工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让员工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在文化塑造上,营造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反内卷并不意味着反对努力和奋斗。将“卷工作时长”替换成“卷工作效率”“卷创新创造”,提倡更加高效的工作方式。当企业不再过分依赖员工的加班来换取业绩,而是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人才培养,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续的职场生态才会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