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1日

承包荒山十三年 石头缝里植树百万株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龙炳洁 梅燕 申玉洁

3月4日,鹤峰县五里乡柏榔村红岩垴,工人们将一棵棵红枫剪枝、挖出,再拿着一根长4米的竹竿,重新测量位置、打窝、种下。

“以前红枫种得太密了,现在移栽到空地。”鹤峰县林海林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文凯解释。

红岩垴是柏榔村的一处高山台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因山上有一处红色石林而得名,平均海拔1500米,而周边地区的平均海拔1200米,一山突兀,格外显眼。

2012年,刘文凯在红岩垴租下6300余亩山地,盘算着种植厚朴和柳杉。“石头缝能长树?还不如种点苞谷实在。”不少村民不理解,觉得红岩垴根本长不出大树,种了也白种。

“以前村民在这里放牛,山上全是茅草和石头。”沿着荆棘丛生的小路,刘文凯不止一次地爬上山头,眺望整片红岩垴。当时红岩垴水电路都不通,只能将种苗运到半山腰,再肩挑背扛到种植区。

每年冬天是刘文凯最担忧的时节。“这里海拔高,有一年,10多亩柳杉和50多亩红豆杉全被冻雨压倒了,损失30多万元。”

不仅如此,厚朴生长周期长、回报慢,柳杉的经济效益也不高。

2014年,刘文凯动起心思,引入红枫、鸡爪槭等景观树种,还在林下种起牛膝、淫羊藿、贝母等药材。

为节约成本,刘文凯还学习了红枫嫁接技术,想尽一切法子提高效益。

2016年,牛膝价格暴跌至每公斤8.4元,刘文凯又亏损60余万元。“说心里话,只见钱砸进去,不见有产出,曾经想打退堂鼓。”刘文凯说。

努力与坚持终于迎来转机。2019年,借东西部协作的东风,五里乡在柏榔村建设了2000平方米智能化育苗温室,依托中南民族大学等科研院校,研究七叶一枝花、毛慈菇、竹节人参等中药材种苗繁育,通过刘文凯的6300亩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

“现在基地的柳杉最大口径有20厘米。”今年62岁的熊传科已在红岩垴栽树10余年。作为合作社的一员,他见证了红岩垴从荒山头到小林海的蝶变。

如今,林海林业合作社发展关山田、朱家坪、红岩垴三处育苗基地,种植厚朴8100亩,柳杉1100亩,绿化林木1200亩,林下草本中药材1200亩。

当无人机掠过山脊,镜头扫过曾经的茅草荒山,如今已被超百万株绿树铺满。

--> 2025-03-11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7593.html 1 承包荒山十三年 石头缝里植树百万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