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9日

想在前头 赶在前头

湖北日报评论员 肖擎

“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讲的一番话。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面对人才,教育环节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其他环节也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

今年两会期间,湖北代表团团组开放日上,“统筹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的行动,受到各方关注。湖南的代表也喊话:“欢迎全国的大学生到湖南来创业。”广州的代表释放诚意:“大家如果想改行、跳槽、下海,希望首选广州,总有一个行当适合你。”

各地拿出诚意,广发英雄帖,背后有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一个地方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靠人才实力;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驱动,根本上是人才驱动。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才已经不同于过去我们常讲的“劳动力”。如今一波接一波冒出来的“90后”“00后”科技新星现象,带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不能拿过去的条条框框去打量人才。刀砍斧劈去棱角,激情、活力、个性都磨没了,人才也就黯淡无光了。

人才驱动的本质,是把他们身上不必要的包袱卸下来,让他们轻装上阵。从现实来看,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会让年轻科技工作者分身乏术,应接不暇。管理制度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不适应人才供需关系变化,孔雀就不是东南飞,而是不知道往哪里飞。

李德仁院士曾讲过一个故事。很早的时候,他们就让王密研究中国遥感数据几何质量改进,让张良培研究高光谱遥感,让张过研究可见光和雷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团队里很多中坚力量,早在博士生阶段就被大胆“放飞”。

什么是想在前头,赶在前头?大胆“放飞”人才的故事在今天看来依然深刻。

--> 2025-03-0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7407.html 1 想在前头 赶在前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