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8日

Manus火爆湖北“蝴蝶”未来如何高飞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冯丹(中)和黄立(右)做客湖北日报全媒体访谈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扫码看视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王婧

3月6日凌晨,一个名为Manus的产品横空出世,发布4小时后其官网访问量已突破千万量级。

Manus背后的Monica团队创始人肖弘是一名“90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团队所属的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设立分公司。

从湖北飞出的“蝴蝶”一夜爆火,又该如何在湖北创新土壤的滋养下振翅高飞?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冯丹和黄立做客湖北日报全媒体访谈间,分享他们的看法与期待。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尤政

湖北是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

在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看来,最近火爆出圈的AI产品DeepSeek和Manus有些不一样。DeepSeek是根据用户要求,给出一些归纳性或系统性的阐述。而Manus更倾向于按照用户需求自动生成一些程序,通过程序来搜索所需要的内容,得到结果。

“打个比方,DeepSeek就像人的脑袋,Manus则是脑袋加上手。”他说,从DeepSeek到Manus,可以预见,人工智能领域仍有无限探索空间。

最让尤政高兴的是,这股蓬勃涌动的创新力量,来自华中科技大学。

Manus创始人肖弘2011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回顾肖弘的成长经历,能清晰感受到华中科技大学对他的积极影响。”尤政说,华中科技大学有三张名片——学在华中大、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打牢知识基础、提升文化素质、营造创新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这正是华中科技大学多年坚持的教学理念。

尤政介绍,该校累计培养了80万高素质人才,其中40%扎根在湖北;建成3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培育了华工科技、华中数控等一大批立足武汉的科创企业。

怎样让湖北多走出一些像肖弘一样的创新创业人才?

尤政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将强化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或是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持续输送到产业关键环节。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深化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提升卓越工程师与技术创新需求的适配度》等建议,希望能推动政府、高校、企业凝聚合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时效性,更好地回应技术创新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冯丹

湖北诞生爆火新兴科技产品是必然

“在湖北诞生Manus这样爆火的新兴科技产品,是必然。”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冯丹教授说。

湖北是科教大省,拥有82位院士、1121万技能人才、13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超过200万人。近年来,湖北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打造以“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0家湖北实验室+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25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荆楚大地上创新热潮持续奔涌。

冯丹自己也是一名创新工作者,长期研发存储系统、存储芯片软硬件技术并致力于国产化应用。

2004年,冯丹担任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向最先进的海量存储系统进军。项目研究期限共5年,团队仅用2年时间构建的PB级存储系统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存储竞赛中并列四强。2024年,冯丹作为第一参与人完成的“高效可靠的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冯丹的成功,离不开湖北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她介绍,湖北光电子产业发展迅速,诞生很多龙头企业,也形成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科技创新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又通过产业发展支持更多创新投入。

“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攻关,再到应用落地,湖北有完整的科研体系。”冯丹说,未来仍将坚守科研一线,希望产出更多“顶天”的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并跑甚至领跑的水平;也希望有更多“立地”的落地效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立

政府的支持和包容让企业专心研发和创新

“和Manus创始人一样,我在湖北创业多年,亲身体会到湖北对创新创业者的支持,为我们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说。

20多年前,黄立在湖北注册成立武汉高德红外公司。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黄立团队成功研制出红外探测器核心芯片,支撑起我国自己的红外产业链,并用于多个国之重器。如今,高德红外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这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湖北这片土壤孕育的结果。

科研无止境。“从科研资金支持、搭建创新平台到优化人才政策,湖北为我们营造了非常好的营商环境。”黄立说,在湖北,政府部门对创新的鼓励、支持和包容,让企业能专心投入研发和创新。

湖北将统筹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滚动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每年产出6项以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突破1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形成20项以上标志性产品。

“打造策源先导的科创支点,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北正当其时。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来湖北看看,希望有更多‘蝴蝶’在湖北振翅高飞,与湖北共成长!”黄立说。

--> 2025-03-08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7307.html 1 Manus火爆湖北“蝴蝶”未来如何高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