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琳、通讯员叶国珍)还记得张家湾社区南门车站旁“闲不住的亭子”吗?两年前“火”出圈的它如今“长大了”。3月5日,张家湾社区党群服务驿站开张,它的面积相当于5个“闲不住的亭子”。当天,擅长缝纫的居民邹如芝在驿站里为6位居民缝补了衣服, “以前都是我接受服务,没想到今天我也能帮助别人,提供服务。”
“闲不住的亭子”是2023年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道张家湾社区响应居民需求,将此前闲置的核酸检测亭改成的便民亭,当年首创了“志愿+共享+便民”服务模式,由党员志愿者及社区能人等在亭内提供“资源共享”“平安服务”“便民服务”全天候服务,让亭子“闲不住”。
“居民们很满意,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亭子的面积有限,我们就考虑提档升级,把工作进一步做深入。”张家湾社区书记高桂萍介绍,社区将之前的废弃长廊改造成社区党群服务驿站,改善了硬件,同时,作为中社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的试点社区之一,引入“专业社工”体系,为“一老一小一新”人群提供更精细和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记者在驿站看到,便民服务项目有20多种,除了之前“闲不住的亭子”提供的免费开水、雨伞、针线包等共享物品,缝纫、理发、修伞、修鞋等服务,还增加了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咨询服务、图书阅览等。
专业社工王力芹以前也参加过“闲不住的亭子”服务工作。此次驿站的许多内容就是她和团队构思的。“以前,居民常说去社区办事,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把驿站打造成他们身边的平台,不仅是办事,接受志愿服务,还能从接受服务者变成提供服务者,人人可为、处处可为。”
记者了解到,驿站将志愿服务常态化,每日排班,固定内容,方便居民“点单”。有能力的居民提供服务,还能换取志愿积分,积少成多后兑换奖品。高桂萍说,这样互帮互助的方式可以凝聚群众,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