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时隔多年,“水中大熊猫”黑鹳归来,野生植物恢复生长,武汉天兴洲的生态嬗变,是推进美丽中国、生态湖北建设的生动缩影。
黑鹳这一珍稀鸟类,犹如生态治理的试金石。他们的种群变化、生存状态,是观察一个地方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人鸟关系的一面镜子。
实现人鸟和谐相处,保持生物多样性,背后需要回答好治污与修复、转型与发展、保护与共生等一系列复杂交织的问题。如何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如何破旧立新,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如何在人类活动范围之外,给自然生灵一个相对宁静自由的空间?这正是一道需要治理能力、解题水平的“生态方程式”。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长江十年禁渔,让捕鱼人变成护渔人,将越野车手变成黑鹳保姆,不断增强人与鸟的默契……天兴洲的治理探索坚定不移,向绿而行,提升生态承载力。
动植物不会说话,但它们以自己的生存选择给出最真实的答案。是无枝可依,还是万鸟翔集,候鸟的“迁徙密码”,就是生态保护的未来抉择。
鸟儿也会用翅膀来投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水清岸绿、生机盎然、生灵活跃的美丽图景,必将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