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5日

牢记“吃饭为大”

□ 湖北日报评论员 肖擎

3月4日下午,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开启。

第一个接受记者提问的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讲了一个故事:其团队中,一名叫李文强的小伙子,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几乎每年都在南繁基地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从硕士生“小鲜肉”熬成副教授“大叔”,李文强身上打上了深深的农业烙印。像他这样的小伙子,像严建兵委员这样的团队,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甘苦备尝中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认定与遵循。

有人说:“粮食多点少点,没关系吧?”“新闻上老讲粮食丰收,都有‘审美疲劳’了,肯定够吃。”这是非常错误的。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粮食绝不只是餐桌上的食物,更与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紧密相连,事关定国安邦。

把目光放到湖北。能不能加快建成支点,发展能不能行稳致远,荆楚人民的生活能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农业是重要基础。湖北提出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既连着我们过去的农业底盘,也立起了新的抱负和追求。从战略上讲,就是为了把更多优质粮装进“中国碗”。

严建兵会问每一个想考他的研究生的学生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是对一个人想做什么事的终极发问。李文强的微信头像一直没变,是他研二时在田间看材料的一张照片。他说:“我这个人有一种执念,认准以后就一定要干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我们: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牢记“吃饭为大”,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 2025-03-0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6886.html 1 牢记“吃饭为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