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尊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湖北加快建成支点,重点在于扬“两长”、补“两短”。
扬科教资源之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湖北作为科教大省,应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争取再落户1—2家国家实验室,创建更多大科学装置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担负起“引领型发展”的重托。
扬“金三角”之长,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地图上的湖北宛如一只“飞燕”,武汉靠东打头,襄阳、宜昌分布在鄂西北、鄂西南,犹如两翼。近些年,武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襄阳、宜昌加速提升能级,区域性中心城市底色更足。湖北加快建成支点,必须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打造汉襄宜“金三角”,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补江汉平原之短,实施“中心开花”倾斜战略。今年以来,湖北提出“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大空间协同发展”。这个大空间,不是只有武汉、襄阳、宜昌三个顶点,还有三点合围的中心地带,这一地带主要就包括江汉平原,也是由荆州、荆门、仙桃、潜江、天门五市构成的国家级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范围。“支点建设,中心开花”,要求实施新一轮“壮腰工程”,推动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江汉平原加快发展步伐。
补常住人口之短,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战略。短期的经济增长,往往要靠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长期的经济增长,需要积极的人口政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已耳熟能详,但离开了一定的人口规模,“三个第一”都是空谈。湖北应当实施积极的人口战略,加快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适度增长,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