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以应用型育人模式促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新校区。

新年伊始,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以“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为牵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加快打造龙头引领、梯次发展的全域科技创新转化体系。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位于宜昌市,开设有43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学科覆盖工、文、理、管、教、经、法、医、艺等9个学科门类,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省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1个。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以服务于水利电力行业、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为宗旨,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为特色办学思路,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就业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力——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实行双校区运行模式,目前有在校生12715人,其中本科10505人、专科2210人。2024年总招生4349人,专升本646人。2024年9月12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新校区(宜昌市点军区)迎来了第一批新生,共3703人。

学校为开拓就业市场,深入开展访企拓岗工作,稳固校企、校地合作关系,以开拓增量岗位、促进毕业生就业为核心,开展访企拓岗工作,坚持实地走访、邀企进校,按照“紧密联系地市人才、重点抓住知名企业”的工作思路,积极与各地政府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联系,建立广泛就业网络。与相关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产业园区等建立了常态化就业合作关系。

优质就业的根本来自优质生源的培养——

依托三峡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核心。为了达成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学校对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在保持原有的优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同时,新增加储能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新专业,服务宜昌绿色能源新产业集群。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目前实行的“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学习+1年顶岗实习。以全覆盖、精准化、特色化为目标,完善和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与规划。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和就业实习,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单位遍布全国,包括100多个实习基地。实习期满,成绩优秀的直接入职。近几年来,学校就业率均达90%以上。

结合培养模式的需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坚持做到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统一,有针对性地建设学科交叉型的现代课程体系,保持各模块的灵活性与可调整性,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加大数智教育改革,2023—2024年获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学院五育并举,加强通识教育,将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新媒体制作等课程纳入全员培养体系,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一致好评。

强化“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激发科创强国精神——

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成绩突出,“创新湖北·青力青为”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获得银奖9项、铜奖8项,捧回团体“优胜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湖北省省赛银奖2项、铜奖4项;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6项。

2024年,学校在文化、科技、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累计获省级以上奖励16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0余项。在去年ABC中国独立学院排名中,学校排名全国第26位、湖北省第1位。在2024年武书连全国独立学院排名中,学校排名全国第69位、湖北省第3位。(张袁 张泽牧)

--> 2025-02-26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6202.html 1 以应用型育人模式促高质量充分就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