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潘庆芳 杨昆
2月21日,从四川返回江苏上班的赵倩途经沪渝高速荆州东服务区,体验了一把“飞一般”的超充感受。屏幕上数字飞转,电能正以“1秒1公里”的速度在她的华为新能源车里狂奔。她刚喝完一杯咖啡,爱车10分钟就充满电,能续航600公里。
这是600KW液冷超充站,可实现即插即充、即充即走的高效充电。这个“楚道易能”超充示范站,采用“源网荷储”“光储充换”一体化技术,通过全液冷超充架构,配置12个超充、快充桩,充电主机最大功率达到720千瓦。
私家车,是春运的主力军。今年春运,湖北高速公路车辆通行量达6300多万辆次,其中新能源车占据半壁江山。春运以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日均通行量突破650万辆,同比增长超60%。为应对春运井喷的新能源车充电需求,缓解司机的充电焦虑,湖北高速公路沿线纷纷上新充电桩,花式补能。
在汉十高速安陆服务区,新增一座蔚来换电站,司机换电1次仅需5分钟。继续往西北方向行驶,在襄阳钟岗服务区,超级充电桩并排而立,它们专为电动商用重卡补能充电,能实现双枪同充,直击电动重卡补能、续航痛点。春运期间,汉十高速日均车流量达三四万辆。目前,该线路打造的综合能源示范线设有充电桩146根,液冷超充站7座。
“移动充电宝”成为新亮点。在安陆服务区,司机在手机上下单,“小白”能够精准定位车辆位置,跑来为车辆充电。还有更大充电功率的“大白”。在湖北交投楚天高速所辖双溪、浠水服务区,增配了4台“大白”移动储能充电车,可自动行驶到需要充电的车辆旁,一次满电可服务6台新能源车,还可根据车流潮汐,灵活机动部署,确保车主在高峰期能够及时充电。春运期间,湖北交投集团所辖服务区共配置63台充电机器人,大幅提升电动汽车充电效率,助力车主顺利“满电”出行。
不仅在服务区,司机在收费站也可以充电。今年春运,在湖北交投鄂西运营公司恩施西收费站,智能充电桩正式安装并成功投入使用,支持刷卡、扫码、即插即充等多种充电方式。目前,鄂西运营公司已在恩施西收费站内布设6根充电桩。
针对新能源车增多,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前谋划,在全省145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共投入1315个充电桩、2126个充电停车位。目前,全省已有7252个建制村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形成了省域内“城区3公里、镇村6公里”服务半径的充电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