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站(常年考察站)
1985年2月建成,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主要聚焦生态方面的研究
中山站(常年考察站)
1989年2月建成,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侧重研究冰川、高空大气物理
昆仑站(夏季考察站)
2009年1月建成,昆仑站建在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该站增添了天文观测研究、深冰芯钻探及研究
泰山站(夏季考察站)
2014年2月建成,该站更好地为南极科考提供保障
秦岭站(常年考察站)
2024年2月建成,屹立于罗斯海西岸,填补了我国南极科考布局的重要空白
目前我国共建成5个南极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数量位列世界前列。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总工程师徐世杰:“这个站不仅看数量,而且还要看地区。从考察站的分布来讲,可以说占据了南极重要的地理单元,有亚南极的代表长城站地区;有很有代表性的南极丘陵中山站地区;秦岭站是在罗斯海,就是著名的罗斯冰架;还有内陆的泰山站和昆仑站。我国南极建站的情况在南极的国家中排名领先,排在第一站队。”
五个考察站的建成,为我国南极科考工作从南极圈外有序挺进南极内陆地区打下坚实基础,助力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