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马文俊、通讯员武经宣)2月18日,《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外发布,重奖大模型落地以及对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产业端的赋能,对符合标准的单位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
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各类大模型性能迅猛提升,人工智能产品正加速转化为商业化应用。在此背景下,针对增强模型创新能力,武汉以用为导向,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工业质检、教育、医疗、遥感、文创、金融等领域,每年将遴选一批性能先进的垂直行业模型,对牵头研发单位按照研发成本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并对其使用算力费用给予每年50%、最长3年、累计最高500万元补助。
为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及早用起来,《措施》提出对符合标准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中试平台,最高分别支持500万元、1000万元,同时支持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带头开展“人工智能+”专项行动,主动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每年遴选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尽管近年全球产业亮点频出,但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化发展,还需要算力、数据、算法三要素的持续支持。根据《措施》,武汉每年将重点向中小企业提供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算力券,发布一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任务专项,并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
目前,武汉市正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高地。根据《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该市已聚集1000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500亿元,过去五年的产业复合增长率超40%,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创新指数居全国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