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

张关合渣

一碗乡愁的烟火传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向利雄

“老板,来三个人的张关合渣。”“好好好,来烤火,马上就好。”

2月8日,宣恩县市民黄斌带着家人来到张关合渣人民广场店,点了一份肉末合渣,“在外打工多年,最怀恋的就是这一碗张关合渣。”

合渣是恩施州的一道传统家常菜。旧社会兵荒马乱、粮食匮乏,人们以黄豆和青菜为主料烹制成合渣充饥,曾流传“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间谚语。

20世纪70年代,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张官村黄凤仪老人在传统合渣制作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口味,摸索出一种新型合渣制作工艺,被人称作张关合渣。

“张关合渣通过独特加工工艺,去除生浆味而没有糊味,保证清汤成型、口感滑嫩。”“张关合渣”县级非遗传承人陈恩是黄凤仪的孙女,多年来致力于传承发扬合渣制作技艺。

她介绍,张关合渣在选材、浸泡、推磨、熬煮上都要下功夫,食材要精选本地金黄饱满的上等黄豆,先充分浸泡,再通过手工磨成豆浆。

“不同季节的黄豆浸泡时间不同,冬天一般不能超过9小时,这样才能锁住浆味,手工推磨豆浆以一分钟15圈为宜,能最大程度保持原汁原味。”陈恩说,在熬煮过程中要用微火慢煮慢熬,直到一锅合渣成块状时才停止。这样做出来的合渣醇香不腻、口味悠长。

“年后这些天生意火爆,除了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很多本地人也会常来。”陈恩和家族堂兄弟在恩施各地开了8家店,一家人在春节期间忙得脚不沾地。

--> 2025-02-18 张关合渣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5331.html 1 一碗乡愁的烟火传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