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婷
三峡左岸电站厂房内,一排运行中的水轮发电机组叶片飞转,滚滚江水化作绿电,昼夜不息送往华东、华中、广东等地。
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全国劳动模范、三峡集团长江电力三峡电厂电气维修部主任李光耀一大早来到厂房,开始值守。
坐在电脑前,打开电力生产系统,李光耀熟练地查看设备的运行情况:“春节期间设备运行平稳。”
今年,是李光耀坚守在春节岗位上的第3个年头。“我们是大国重器的守护者,能在岗位上尽一份力,发一束光,心底才觉得安稳。”李光耀说。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大潮中,李光耀自主创新,与团队伙伴一起为70万千瓦机组成功换上“中国芯”。
近年来,三峡电厂的科研项目数量实现指数级增长,“智能仓储”“智能诊断”“数字孪生”等一大批创新项目陆续落地,智能水电蓝图逐渐绘就。
仅李光耀个人,截至目前已累计获发明专利8个、实用新型专利15个。
当三峡电站的电流涌向远方,荆楚大地另一端,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传来创新的脉动。
这个春节,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首席工种师杨军也没有休息。
曾经的“发动机医生”,如今在新能源战场再披战袍。农历大年初二,从早上8点来到园区,杨军就一头扎进试验楼,开始研究某款电驱动的拆检状况。
“新一年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主要的是发挥5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创新创效作用,为新能源汽车装调工作持续创新改善。”杨军说。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两位劳模隔空书写着相同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