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晓明 通讯员 李吴琼
大年初一上午,武汉街头行人寥寥,湖北省体育局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篮球馆内,皮球落地的声音铿铿作响,我省青年男篮已经提前开始了农历蛇年的第一次训练。场边的倒计时牌上,“距第十五届全运会预选赛开始还有34天”的字样赫然醒目。
“上强度!”随着主教练王超的喊声,身高1.98米的前锋李沂泽和队友两两一组马上转换进攻练习,运球、加速、突破上篮、抢篮板、转身再次加速……
“不对不对!一对一不要传球。”助理教练王廉洁也喊了起来,“一对一你怕什么?冲上去,突破他!”李沂泽点点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开始了下一趟冲刺。
对抗环节之后是强度投篮训练,一小时自投自捡,必须命中300球,之后要量脉搏,没到每10秒29下都算强度没达标。投篮开始之前,大家稍作休息。“别以为大年初一就不会挨罚!”说完王超一转身掏出了一叠红包,“来来来,先拿红包再好好练。”队员们嘻嘻哈哈地收好红包,转身又纷纷上场。“吃不了训练的苦,就碰不到赢球的筐。”这幅挂在篮板后的标语,与球场上的跃动身影、角落里的绷带和冰袋一道,构成了独特的新年首训画面。
“没办法,预选赛3月4日开打,只能抓紧一切时间。”王超解释说,青年队在去年的全国三大球运动会上拿到了第五名,跻身全运会资格赛的小组种子队,但因与江苏、湖南、天津等队同组,要想拿到决赛权必须成为小组前两名,这个难度不小。“比别人多练一天,也许就多一分优势。”王超说,“无论是三大球运动会还是全运会,我们的实力都不算突出,只能靠苦练得来的基本功和坚强意志。大家都明白,不努力训练,振兴三大球又从何谈起呢?”
其他队伍同样没有放松。散布于全国各职业俱乐部的女篮成年队大部分球员还在征战WCBA联赛,她们承担着女子成年组和三篮女子组等几个项目的比赛任务,趁着春节短短两三天的联赛休战期,大家集中起来磨合队伍;3月15日,成立不到两年的女篮青年队就要打资格赛,全队这几天每天都加练到傍晚;男篮成年队肩负NBL联赛与全运会的双重压力,不得不把早操和训练课合并,以增强高消耗高对抗下的训练效果。
据省篮排球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申甫介绍,我省在上届全运会拿到三篮男子U19组金牌和男篮U22组第四名,在时隔多年创造优异成绩的同时,也为各级国家队输送多名优秀运动员。“要想在全运会上再创辉煌,为中国三大球的振兴添砖加瓦,湖北篮球人唯有只争朝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结束采访已是下午5时,篮球馆里的训练还在进行。路上高悬的大红灯笼已经点亮,洋溢着过年的味道,而此刻馆内人声鼎沸,当然是迎接春天最好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