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通讯员 李善博
1993年是第一年,1994年是第二年……熊桂林陪孤寡老人吃年饭,今年是第32年。
在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老年居民都叫熊桂林为“邮差儿子”。
熊桂林1990年起在舒安乡当邮递员。他每日奔波60多公里,除了为乡亲们传递邮件,还帮留守老人代购生活用品,办理各种小事。他记录乡亲们需求的笔记本现已整整18本,手机里存的300多个电话号码,有280多个是留守老人的,“有事就找熊桂林”已成舒安乡老人们的习惯。
熊桂林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3年,从那年起他们每年陪孤寡老人吃年饭,至今从未中断。
今年1月23日,舒安乡邮政支局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送福”活动,志愿者们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尤其是偏远村庄无法与家人团聚的高龄孤残、单亲家庭送年货。然后,就是20户困难家庭一起吃年饭。
“去年20户共29人吃年饭,今年20户共27人,去年参加吃年饭的骆爹爹、杨奶奶去世了……”熊桂林说,“每年20户并不都是原班人马,去年参加吃年饭的易林张湾李隆平老人,腿摔了不能走;易林湾徐凤林婆婆生病了不便参加……今年更换了5户。”
每位老人都是上门接送。“接老人出来吃饭,不是喊一声就走,心要细,先看看老人有没有什么困难。去祝王湾接78岁的方光桂婆婆时发现,她把电视信号源切换错了,不能看电视,现场将信号源切对并反复教她学会,不会再出错了,才扶老人上车出发。”
团年饭菜品,是提前考虑好了的。“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饮食偏好,今年安排了16道热菜,都是本地特色家常菜,没有大荤大油,也不搞麻辣重味。今年的菜有三丸(鱼丸、肉丸、珍珠丸)、清蒸武昌鱼、红烧土猪肉、特色苕粉砖、本地豆腐角、豆腐皮等等。白酒、红酒准备的有,但老人们很少有人喝,有基础病的老人喝点姜汁可乐好些,所以提前叮嘱厨师,煮了三大壶姜汁可乐。”
上午11:30,在舒安乡乡村缘酒楼,团年饭正式开席。志愿者们与爹爹婆婆亲切交流,欢笑温暖了整个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