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6日

为独居老人筑好“防火线”

咸宁市火灾监测预警中心,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一旦收到预警信息,便可通过电脑或手机远程处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晨曦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晨曦 通讯员 王异飞 朱燕林

“您一个人住得还好吧?我们来看您了!”1月21日10时许,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救援人员,在永安街道车站路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带着装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消防大礼包”,敲开了90岁独居老人马国振的家门。

“请进请进!”马国振热情地迎接他们。自从去年老伴去世后,他被消防和民政部门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并免费安装了一套带有一键呼叫、一键报警和智能烟感等功能的预警系统。“一旦烟雾报警器响起,工作人员会立即打电话联系老人及家属。如果老人电话无法接通,我们会立即上门查看。”社区网格员魏昭君说。

安全检查时,马国振回忆起一次惊险的经历:“有一次我想煨汤喝,结果在客厅坐着睡着了。突然间,报警器响了,电话也打来了,提醒我去厨房查看。我一看,铁锅已经烧黑了,赶紧关了火。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

82岁的空巢老人石方鹏也有类似经历。去年夏天,老人家中的报警器因厨房烟雾浓度超标响起,他接到通知电话后赶紧关火。石方鹏的老伴钟梅芳中风瘫痪在床,完全没有行动能力,家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今年我的小儿子从厦门回咸宁过年,我们一家人可以平安团聚了!”石方鹏高兴地说。

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康成平指出,很多火灾事故中,是“小火”无情地夺走了生命,居家火灾占到了亡人火灾事故的80%以上。“其中,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家庭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一旦发生火灾,他们的逃生能力较弱。”康成平说。

近两年,咸宁市依托第三方运营的咸宁市火灾监测预警中心,在全市推广智能烟感报警系统。截至目前,全市已为7个县市区内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共6000多户家庭免费安装了智能烟感报警器。今年计划再为5000户困难老年人安装。

在咸宁市火灾监测预警中心,记者看到了预防特殊群体居家火灾的第一道防线。负责人杜时润介绍,中心有专人24小时值班,一旦收到预警信息,便可通过电脑或手机远程处理。若两分钟内未收到反馈,值守人员将上门干预处置,确保险情100%确认和处理。自火灾监测预警中心运行以来,已接到报警13000多起,有效预警防范火灾110起。

--> 2025-01-26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3861.html 1 为独居老人筑好“防火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