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周升蕾 通讯员 李辉 张玮
沿着宽阔的隧洞一路驶向地下,隆隆的机械轰鸣声愈发震耳。
1月2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保康县马良镇的引江补汉工程4标8号平洞,“江汉先锋号”硬岩掘进机正在穿山前行。
操控室内,主司机王琳紧盯面前的8台屏幕。屏幕显示,巨大的刀盘缓慢转动,坚硬的山体化作细碎的岩石落入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运出洞外。
掘进机前行1.8米后,吊车便抓起十几吨重的弧形预制管片,开始拼装。“管片相当于隧洞的防护罩,过去是洞内施工,现在改为提前预制,现场安装。”该工区经理丁少明介绍,每环预制管内直径10.4米、宽1.8米,“江汉先锋号”能实现隧洞掘进和管片拼装同步推进,施工效率较过去提升20%至40%。
引江补汉工程是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穿越宜昌市夷陵区、襄阳市保康县、谷城县和十堰市丹江口市,输水总干线长约194.7公里,要使用10台硬岩掘进机,其中8号平洞掘进里程13.61公里,从地面到洞底,垂直高度240米。
2024年12月,“江汉先锋号”下线,成为全线首台作业的硬岩掘进机,也是目前国内引水隧洞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考虑到沿线山体结构复杂,岩壁自稳性差,该设备集成了综合地质预报系统、刀具磨损及状态监测系统、护盾卡机预警及评估系统等技术,能有效应对复杂地质难题。
“目前,引水隧洞每天可以掘进10米。”中铁十八局引江补汉项目部总机械师安龙飞表示,春节期间,将有150余名工人坚持施工,确保进度不落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