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2日

黄冈高新区挺进全国百强

黄冈高新区,湖北铭普光磁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员工在无尘车间赶制光通信核心器件。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梅鑫 陈华

1月7日,黄冈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透露,2024年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由工信部公布,黄冈高新区位列第88位,比上一轮前进17位,进位幅度居全省12个国家级高新区之首。

从2024年的评价结果来看,黄冈高新区经济体量、科研投入等重点指标均实现倍数级增长,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两大方面表现亮眼。

黄冈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涂军说,近年来,黄冈高新区积极对接东湖高新区,聚焦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黄冈科技新城、生物医药化工园、南湖工业园三大核心板块,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预计可达3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

融圈入链,新兴产业贡献九成产值

在黄冈高新区,去年6月投产的尚赛光电项目,是国内少有的OLED核心材料供应商,拥有100多项专利,填补了国内光电显示领域上游关键材料空白,为武汉光谷的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最新一代的OLED显示屏生产线提供最重要的工业食粮。

“我们总部位于武汉光谷,生产基地落户黄冈化工园,两地仅40分钟车程,便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黄冈尚赛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穆元元说,一投产就不断涌来订单,2024年产值达5.2亿元。

光电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湖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等生”。依托“研发在光谷、生产在黄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黄冈”这一产业协同优势,黄冈高新区将重点培育打造这个新兴产业。

“我们的实践就是,融入武汉都市圈,嵌入光谷产业链,把光谷的龙头企业当作高新区企业,将黄冈化工园建成光谷的化工园,围绕光谷龙头抓配套,招强引链。”涂军说。

近两年,黄冈高新区陆续引进华工正源、铭普光通、子牛美可等配套企业23家,服务光谷的华星光电、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其中,投资100亿元的三利谱项目,在华星光电撮合下,收购日本住友集团产线,即将成为华星光电最大的偏光片供货商。

目前,黄冈高新区培育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规上企业共112家,两者分别成为增速最快和规模最大的产业,2024年贡献了91%的工业产值。

追新向高,跑出30家单项冠军

2022年,产值3.5亿元;2023年,产值7.6亿元;2024年,产值10.1亿元。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黄冈美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值,缘何一路上扬?

“得益于科技创新。”公司总经理刘建军开门见山。

2010年,美丰化工落户黄冈高新区,主要生产紫外线吸收剂,是防晒霜的主要功能性材料,市场一路看好。但受制于新产品研发,年产值长期在2亿元左右徘徊。

2020年,美丰化工牵手武汉工程大学共建实验室,开展技术攻关,两年间研发出三款新型紫外线吸收剂,实现国产替换并不断抢占国际市场,年均新增产值2亿元。

“光照是皮肤老化的最大诱因,市场上急需能防止UVA(长波紫外线)的新型防晒产品。”武汉工程大学教授胡学雷说。前不久,他领衔的美丰化工功能性光化学材料技术科研团队,入选2024年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团队”,拿到省级立项项目。

产品升级,市场竞争力变强。现在,美丰化工90%产品出口到60多个国家,下游客户有欧莱雅、雅芳等一线品牌,每吨售价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位于黄冈高新区的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减速机占领全国九成以上地下管廊市场。2024年,他们勇闯“新赛道”,参与工信部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揭榜挂帅项目,研发量产机器人旋转执行器的核心零部件——“高精度行星滚柱丝杠”。这个被称为机器人“关节”的产品,一亮相就受到市场青睐。

尝到创新的甜头,科峰传动将年销售收入的15%用于产品研发,已与华工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共建六大科研平台,打造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

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企业成为黄冈高新区创新“主阵地”,诞生了163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9家、单项冠军企业30家,新技术催生的新产品不断涌现,越来越有“科技范”。

--> 2025-01-22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3356.html 1 黄冈高新区挺进全国百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