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璐 通讯员 刘蒂尼
“好可爱的孔明扇玩偶。”1月20日,在襄阳市管家巷“襄阳礼物”文创店,来自随州的游客王奕买了4个,带给同学当新年礼物。
临近春节,店内顾客络绎不绝。昭明台便签本、古城墙冰箱贴、牛肉面挂件……一款款呆萌的“襄阳礼物”被打包带走。这些吸睛又“吸金”的文创背后,离不开襄阳文化旅游集团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的精心构思,张梦琦正是策划团队中的一员。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具体干些什么?张梦琦说,她的工作就是把“文化、创意、商业”三样都玩转,“动脑筋想些好点子,让文化宝藏‘活’起来,把产品做出来,再想办法卖出去。”
张梦琦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做国际物流,经常到国外出差,总是带回很多标注“made in China”的文创产品,这一经历为她成为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打下基础。
2023年,襄阳文化旅游集团开发“襄阳礼物”,张梦琦一头扎进去,没日没夜地恶补历史文化、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等各类知识。“一款产品从创意、设计、打样到成为商品,平均要3个月。复杂的产品打样要10来次。”张梦琦说。
目前,“襄阳礼物”有5大类两百余款。襄阳方言系列IP形象“小叽咕”是张梦琦的得意之作——一只可爱小鸡头顶着产自襄阳南漳的香菇。叽咕是襄阳方言,有聪明、机灵的意思。
“干这行,机会和挑战并存,有爆款也有滞销品。最难的是摸清消费者口味,做出他们喜欢的东西。”张梦琦说,当下的文创产品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价值和情绪价值,只有正确评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才能实现产品高质量产出。
经过打磨,襄阳博物馆系列文创“上新”了,i朋e友开瓶器、以梦为马金属套尺、马上有钱钥匙扣……这些文创让千年文化瑰宝融入现代气息,走进寻常百姓家。
“天天逛博物馆,从普通观众变成半个解说员。”张梦琦说,先了解藏品,从这些“宝贝”中挑出消费者感兴趣的点,再通过创意把“老物件”玩出新花样,复杂的色彩和小巧思细节是这一系列的难点,也是亮点。
“春节是文创产品销售旺季,来襄阳的游客越来越多,通过这些文创载体,让更多人了解古城襄阳。”张梦琦一边开发新产品,一边催促工厂抓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