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3日

武创院东湖科学会议向“软科学”领域拓展

让AI技术更好“洞悉人心”

湖北日报讯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冉文娟

“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捕捉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受情绪困扰的测试对象,夜晚睡眠质量相对较差,白天的活动量也显著减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年特聘研究员赵国朕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更好地研究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数据,提前对潜在的情绪病作出判断、给出应对建议。

1月12日,第七期东湖科学会议在武创院召开。会议首次将主题从生命健康、智能建造等“硬科学”领域拓展至人因工程“软科学”。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共同研讨人因工程如何与人工智能相互赋能,助力武汉加速构建人因工程产业高地。

人因工程是随着军事装备发展,特别是工业化水平提升而迅速发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研究人因工程,是为了更好地改造环境和工具,让它们更符合人类的需求,而要更好理解人类心灵的复杂性,就需要将人的压力、疲劳度、心跳、血氧饱和度、皮肤温度、活动水平、睡眠质量等可观可感的信息变为可知可研的数据。

就像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预报天气需要气象雷达一样,洞悉人心也需要依靠各类装备。越来越“聪明”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可以随时随地科学、精准地获取神经、生理、心理、行为等数据,叠加算法就能把人的心理状态数据化、模型化。

去年3月,武创院人因工程研究所(简称人因所)首次在湖北开展市场化应用。使用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系统,协助某事业单位为百余位应聘者进行“岗位胜任力测评”。应聘者戴上智能手环答题,后台系统对答题成绩、答题效率以及答题者的生理数据进行综合评判,就能从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抑制控制能力、抗压能力等多个维度对答题者进行“心理画像”,科学评价其各方面能力水平。

该单位人事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近1年观察,测试结果有效反映了应聘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水平,未来将视情况逐步加大“心理画像”的评价权重,确保将最适合的人才匹配到最需要的岗位。

脱胎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中科人因公司是人因所的运营主体。人因所副所长、中科人因总经理宋杨介绍,选择与武创院在武汉合作成立创新单元,一方面是因为武汉在心理学人才培养和知识科普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另一方面是武汉有充足的教育、医疗等应用场景,为人因所打造中国人因工程数据库提供了坚实支撑。“中国人自己的人因工程数据买不来,必须靠自己打造。”

宋杨说,“岗位胜任力测评系统”只是人因所打造的多模态数据同步采集分析平台中的一个功能模块,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年人身心监护、特种行业选拔训练等多个领域,平台都已具备相应的赋能机制。在她看来,召开东湖科学会议开展“头脑风暴”,将进一步放大人因所的磁吸效应,向武汉聚集更多人因工程优质资源,引领带动武汉乃至中部地区人因工程相关产业创新。

--> 2025-01-13 武创院东湖科学会议向“软科学”领域拓展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2137.html 1 让AI技术更好“洞悉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