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畅 通讯员 于海涛 靳晓菲
1月6日,天空放晴,斧头湖碧波荡漾,一湖清水倒映蓝天白云,透明的浅滩水体下鱼群嬉戏。在湖畔的涉湖村,村民谢健勇忍不住将水天一色的美景发到朋友圈“炫耀”一番。
斧头湖面积18万亩,地跨武汉市江夏区和咸宁市,是武汉都市圈区域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第四大湖泊,曾被誉为“小洱海”。但在2023年,一度遭遇水质下降的困扰。
经过专项整治,2024年,斧头湖水质稳中向好,全年平均水质重返Ⅲ类,守护一湖碧水行动成效显著。
水草收割船大显身手
“斧头湖病了。”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斧头湖水质不稳定的情况后,湖北省和武汉市对此高度重视,一轮大规模的专项整治行动由此拉开。
经过多次采样,武汉市生态环境局锁定了引发水质不稳定的根源:一是夏季水草生长过于茂密,经长时间水泡后易腐烂发臭;二是部分渔民图方便,捕鱼时将鱼塘的水抽排入湖中,导致水质下降;三是畜禽养殖企业的尾水有小范围泄漏。
2024年5月,一场声势浩大的割草行动在斧头湖打响。村民们家家户户出动小木船,百船竞发,掀起了水草收割战。
政府派出的自动化大型水草收割船大显身手,割草、聚拢、打捞、滤水、输送、卸载一体化,9万吨菹草被收割一空。由专业回收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我们运用系统理念,对水草的生长进行重点布控。既保证在冬春季水草发挥净化作用,又在高温时节集中收割,确保生态平衡。”江夏区分局自然生态科副科长冯翩介绍。
对沿岸风险源“过筛子”
“水的问题,根子在岸上,需要水岸同治。”1月3日,迎着晨曦,执法队员蔡宗正准时出现在安山街道,按照手机地图进行巡查。看排口、查尾水,观察闸门、提取水样,四条入湖渠道更是他巡查的重点。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成立水质保护小分队,分成5个小组,现场巡查、采样质控、分析研判、水质管控,构建起水生态防控体系。在各级政府的劝说下,渔民们也主动放弃了抽水捕鱼和池塘投肥养鱼的做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在各个渠道的入湖口,天眼摄像头已实现全覆盖。武汉市生态环境部门建立防治“一张图”,增密了区级监测点位。只要水质发生变化,总控室的大屏幕就会闪烁红光报警,巡查人员也能在手机上第一时间获得提醒。无人机的共享数据平台也在打造中。
2024年3月,环境执法人员对沿岸风险源“过筛子”。经上门对某农业公司现场检查,他们发现其污水处理设施总排口、第三级氧化塘、雨水沟水样检测值均超标;经地毯式搜寻,还找到了少量尾水泄漏外溢的裂缝。
4月1日,江夏分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处罚款,责成整改。随后,再次暗访时发现各项指标已正常。
武汉咸宁“换防”揪问题
“与过往不同,这是一次异地交叉执法检查。”
2024年4月26日,武汉、咸宁两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分成两组,踏入对方地域,对斧头湖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存疑点位开展换位现场监测。
此后,双方移交相关问题线索,最终共享台账和数据,共同整改到位。
据介绍,2024年,武汉市与咸宁市共同签订《斧头湖流域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框架协议》,打破行政壁垒,一盘棋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从一湖分治到一湖共治。目前,两地已形成交叉执法、联防联控、数据共享、定期会商的机制,生态“朋友圈”越来越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