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向院士借力 向高校借智 向平台借能

50家高新技术企业扎堆房县

湖北佶凯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由房县籍邓子新院士联合国内外优秀企业家、科学家联合创立。研发总部设立在上海市金山区,生产基地在房县。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宽宏

通讯员 尤蜜蜜 姜谷平

1月7日,位于十堰市房县的湖北天龙石墨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

“将科技创新大会作为‘新年第一会’,充分证明了我省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该公司董事长高建河说,正是得益于与高校的合作,解决了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公司年产值8年翻了5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房县,类似的校企合作案例还有很多。坚持“向院士借力、向高校借智、向平台借能”已经成为房县企业的科研自觉,30余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天龙石墨碳业公司是一家石墨原料精深加工企业。2015年,该公司从房县红塔镇七河村搬迁到房县西城工业园,产能得到充足释放。而随着订单增加,企业很快碰到新的瓶颈,不少客户要求“提高石墨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石墨氧化损耗”。

那段时间,技术员出身的高建河经常穿梭在生产车间的各个角落,“都急得上火了,还是没办法。”高建河回忆说,公司因此流失了不少客户。

转机出现在2015年8月,在当时的“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对接会上,高建河遇到了自己的两位贵人:卢兴教授和严辉教授。通过会后与两位教授的多次沟通,三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关系。天龙石墨碳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建“湖北省高性能碳材料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聘请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严辉教授为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聘请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卢兴教授为公司科技副总。

在科研团队助力下,该公司迅速打破3项“卡脖子”技术,并在石墨产品抗氧化制备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的是真金白银。”高建河说,公司年产值也从2016年的1000多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7000余万元。

“这几个药,属于我们跟高校合作研发的创新药,市场上排队等着要货。”1月7日下午,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国明见到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

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是鄂西北唯一一家集兽药和动物保健药品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吉林大学3款、湖北大学3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款”,对于这些年来的校企合作成果,陈国明如数家珍,扳着手指头跟记者介绍。

2021年,该公司与湖北大学联合成立“中兽药研发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目前已取得3项专利,根据专利生产的“高免促长欣”“参芪酵素”“邪热宁”等药品俏销市场。

“通过校企合作,创新研发中兽药产品36个、获兽用中药国家新药7项。公司还因此获得了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陈国明成就感满满。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恋爱’,企业有需求,院校有回音。”房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孙仁立介绍,该县已建成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涉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目前,全县有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9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5家。

--> 2025-01-09 向院士借力 向高校借智 向平台借能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1566.html 1 50家高新技术企业扎堆房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