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最近,“一平米博物馆”成为上海一些中小学校师生的热门打卡地。飞鸟、游鱼、恐龙化石……那些需要去展馆才能看到的真实藏品,从上海科技馆陆续进入当地中小学校,在校园内打造出小、微、精的特色主题展览,引来学生们围观、讨论、研学。
当前,“文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的社会职能重心正从收藏研究转向公共文化服务,它不仅是历史记忆的容器、人类文明的窗口,也是社会教育、终身学习的课堂。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6833家博物馆接待观众量达9.4亿人次,其中暑期两个月接待观众量达2.99亿人次。在这股热潮中,一些热门馆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博物馆“冷热不均”的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让博物馆“热”得均衡?各地积极拓展服务形式,打造群众“身边的博物馆”。一批县级博物馆开始“突围”,一些中小馆通过产品及服务创新,在“小而美”“专而精”方面深耕细作,出彩“出圈”,“县级博物馆卧虎藏龙”“被小城博物馆惊艳到了”等话题不断冲上各大社交媒体热搜榜。在乡村地区,博物馆也开始“生根发芽”,农耕文化博物馆、村史馆等展馆在传承保护乡土文化的同时,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激发了他们创造新生活的动力。还有的地方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展新模式,打造“流动博物馆”“一平米博物馆”,努力让文物“动”起来,走到群众身边。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这所大学校之“大”,不在于空间大、藏品多、名气响,而在于它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作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姿态,滋养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探索欲、对美的感知力,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国家博物馆,以其宏大的规模与丰富的藏品,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沉浸其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一平方米的“流动博物馆”,虽然空间有限,却也不乏精巧的内容和设计,同样能让人们在生活的缝隙中窥见历史的片段,汲取文化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做好这份事业,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博物馆离人们近一点,再近一点,融入人们的“生活圈”,让文化启迪民智、润泽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