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张歆 通讯员 高翔
“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作为‘新年第一会’,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我们青年科技人才的关怀。能获得湖北省青年科技创新奖,我备受鼓舞,倍感荣耀!”1月6日,武汉大学教授定明月难掩内心的激动。
定明月在合成气催化、转化领域不断突破,为我国碳基能源二氧化碳减排革新性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将继续围绕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开展原始创新工作,力争将成果早日转化落地,为湖北的碳中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获得这一奖项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翟天佑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大会现场,我感受到了湖北全力打造各展其能的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叫响新时代“惟楚有才”的决心。这一战略部署也将为我们高校科研团队的组织和完善提供积极助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近年来,高端创新人才正在我省加速汇聚。两院院士82位,数量位居全国第四;科技研发人员达到41万,居全国第六位;高技能人才超过300万,居全国前列。我省人才金字塔“塔尖更高、塔身更强、塔基更实”。
在鄂高校不断加大引才育才脚步。前不久,武汉大学聘任杨彤、范辉军为弘毅讲席教授。该校探索构建“弘毅学者”人才发展体系,大力推动人才柔性引进,顶尖人才加速集聚。通过优化人才评价机制,高层次人才占教师队伍的比重增至23.3%,具有武大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正在加快形成。
“今年新年第一会——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让我们有更大的信心,为每一位有志投身教育与科技事业的各类才俊构筑事业大平台、搭建人生大舞台。”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表示,学校正以政策支持的高度、感情留人的温度、待遇留人的厚度,打造高品质人才发展良好生态。该校积极实施香涛学者引才计划、香涛学者特岗计划,设立青年引才项目和青年骨干岗位,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给予薪酬、住房和科研经费的支持。去年连续举办两届海内外青年学者香涛论坛,成功引进优秀人才。
科教大省的湖北,人才优势突出,省委、省政府正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就在大会举办次日,江汉大学传来好消息:该校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解明负责的“高通量原子层级精度微纳米颗粒包覆装备”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项目实施将为我国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提供重要支撑。我们将加快推进。”解明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