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主城“双集中”,锚定目标“敢快干”。进入2024年四季度,孝感市孝南区好消息不断——
10月9日,孝感埃克塞尔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孝南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营收6.6亿元,税收3000万元。
11月8日,孝南区11月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包括久源欣项目等6个项目涵盖了纸卫包装、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11月11日,途经孝南区的硚孝高速西延线、武汉都市圈环线孝感北段开工。两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孝南区高速公路网。
11月26日至29日,孝南区赴福建招商斩获30亿元投资大单。项目建成后,天娇卫品年产值达20亿元,将为孝南区打造千亿级纸卫品产业集群再添生力军。
孝感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双集中”为切入点推进主城崛起,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孝感实践主引擎。孝南区作为孝感市主城区唯一一个功能完备的行政区,应该责无旁贷充当“主城崛起”的主力军。
孝南区委书记张全民表示,将聚力孝感主城崛起战略,围绕打造武汉都市圈科技转化和先进制造业先导区、武汉都市圈现代物流基地、湖北省“平急两用”农产品保供基地,持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不断开创加快现代化孝南建设新局面。
壮大产业
推动主城产业集聚
以“双集中”推动主城崛起,关键是产业集聚。
孝感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主城区重点发展纸卫包装、食品加工、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4个主导产业,超前谋划未来产业。
走进孝感首衡城市场,交易现场一片繁忙:生鲜蔬菜、水产冻品、进口水果应有尽有,大小货车往来穿梭,订单交易转瞬完成……
2023年11月28日,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在孝感市孝南区开业。一年来,首衡城累计交易量突破600万吨,交易额突破500亿元,稳居湖北第一。
几公里外,刚刚建成的湖北金博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设25万吨高端生活用纸和纸制品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达25亿元,新增就业人口1000余人。
“中华纸都”孝南,2023年纸卫包装产业实现产值180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8.3%。志存高远,孝感正推动纸卫品产业向“生产+服务”转型、向全产业链全品类纸制品拓展、向制造纸品设备延伸,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重点产业集群。
在恒安卫品产业园内,7层楼高的智能仓库可实现产品从入库、码垛、出库全程机械化操控。公司负责人介绍,完成五次扩能后,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全面采用自动化物流输送线,成为名副其实的智能化工厂。
目前,孝南纸卫品产业规模居中部第一位,形成了龙头引领、产品众多、配套齐全、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创造了中高端生活用纸产能、产值、市场占有率、技术装备水平、一流企业数量五个全国第一。
地方要发展、投资是关键、项目是重点。2024年以来,孝南区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推动主城崛起的重要支撑。尤其进入下半年后,华中邮件处理中心等30个重点项目、东山头产业园等12个重点项目陆续开工,掀起了“周周有落地、月月有开工”的项目建设热潮。
壮大主导产业。孝南区高质量起草全区工业化发展规划及食品产业规划,明确主导产业总体目标及发展路径。2024年,全区新增规模企业33家,总量达到238家,其中食品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值同比增长49.2%;纸卫品产业同比增长8.3%。
产业集群发展。孝南区纸卫品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孝南区华中国际食品商贸流通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湖北省重点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业创新不断深化。
培育新兴产业。孝南鼓励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指导企业积极申报试点示范,42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企业获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
当下的孝南,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热潮: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一幅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恢宏画卷正绚丽展开。
创新施策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以“双集中”推动主城崛起,核心是人口集中。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人才引进和人口增长工作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汇聚各类人才是主城崛起的根本之策。
“我在首衡城打工近一年,工作很稳定,每月工资还涨了500多元。”曾在外地打工的李明凯2024年初在孝南区找到新工作。他还在澴河边购买了房子,把家人从老家接了过来。
李明凯的经历,在孝南区“新市民”中很有代表性:在孝南,不少农村人口在这里工作,孩子在这里上学,老人在这里带小孩。
目前,我国已经处于人口红利下行期,人口出生率呈整体下降趋势。但在孝南区,城区、城镇人口不降反升。
孝感市统计局统计显示,2020至2023年,孝感主城区常住人口由61万人增至70万人,平均每年净增2.25万人。
“去年主城区新增4.69万人。”孝南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孝南区新增常住人口27340人,占主城区的一半以上。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建成投入运营以来,带动3.7万人就业,稳定运营后,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解决近10万人的就业需求,推动人口集中就业。
城区人口“五年增”的背后,是孝南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各类人才不断聚集的必然结果。
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孝南区持续推进“澴川英才”计划,持续引进教师、医生、综合管理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人才。积极开展“柔性引才”行动,引进专家教授、院士(专家)工作团队。大力实施“筑土培基”工程,整合孝感工业学校、生物工程学校、高级技工学校等6所学校,着力打造集教学生活区、实训园区、产教融合综合功能区于一体的职业教育集团。
落实就业创业奖补。孝南区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场地租金减免、财政奖励等政策,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贴息支持和创业补贴。2024年,孝南区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场地租金减免、财政奖励等政策等各项就业创业补贴资金共计2605.15万元,受理各类购房补贴申请9788.57万元,全年多渠道招聘和引进各类人才602人。
完善民生配套政策。通过优化入学政策、实施购房优惠政策、出台生育补贴政策、落实人才优惠政策等方式,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吸引外地人口在主城落户、促进出生人口增加。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各项政策叠加,确保孝南城区人口持续增长,一个百万人口能级的城市正在加速形成。
宜居宜业
推动人、产、城融合
以“双集中”推动主城崛起,根本是宜居宜业的环境。
面对内陆三四线城市人口外流困境,孝南区努力打造宜居宜业、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吸引外地返乡人员、农业转移人口、外来人口向主城区集中,向东城核心区聚集。
全长8.6公里的老澴河,是孝感的母亲河,它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迁。
走进澴川公园,杨柳依依、草色青青,不时有野鸭划过平静的水面,荡起圈圈涟漪;河的两侧,有亲水平台、有草地,漫步其间,心旷神怡。
孝南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澴川公园规划面积约3.35平方公里,途经孝南区新华街道9个社区,沿线包含滨水绿带、绿道及“三段一区多点”的风景区景观。
公园里,几个老人弹唱着戏曲,还有一群阿姨跳着广场舞,怡然自乐。而公园两侧,是整齐的高楼大厦,往日的低矮房屋早已不见踪影。这里,曾是孝感的老城区,如今,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安居才能乐业,便捷的生活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孝南构建10分钟便民生活圈,日新月异的商业街区遍布孝南,万达广场、保丽国际广场,还有颇具潮流范儿的文化路步行街,绵延两千多米的星悦茂商业步行街。
2024年1月至11月,孝南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94亿元,同比增长5.8%,增幅全市排名第二。
2024年9月,商务部发布榜单显示,孝南区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名单,排在第一位。首衡城入选全国数字化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名单。“在孝南买全球”的新消费场景已成为现实。
开窗见绿,出门入园,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孝南区依托老澴河等水系,打造“河风湖韵”蓝绿湖链;近两年,新建、扩建11个城市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5平方米。孝南区整体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建成区防涝标准总体提至30年一遇,城区汉江主供水源日取水能力增至40万吨,主城防洪安全、水环境安全和供水安全更有保障。
如今,孝南区实现了内联外畅的交通体系,织密高快速铁路网,推进武孝城铁公交化运营,主城区将全面步入与武汉“30分钟通勤圈”。
2024年9月,孝南区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00名,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华孝文化名城正在加速崛起。
图文:孝南区委宣传部 孝南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