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空气中弥散着新稻的清香。
新年伊始,一艘载重3000吨的巨轮静静地停泊在长江中游的武汉龙口港,2024年收获的晚稻即将运往上游。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由农发行湖北省分行支持的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已拔地而起,占地达2000余亩,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大国粮仓”。
锚定黄金水道筑“粮港”
农发行助力大国粮仓落子武汉
古往今来,粮食安全一直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储备的“压舱石”尤为重要。
滚滚长江,一路奔腾,在武汉东部新洲段拐了一个大弯,在中部最大的深水码头,此处背靠黄金水道与中部交通枢纽武汉的铁路、公路等巨大的优势,担当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得天独厚。
“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近年来,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胸怀“国之大者”,履行政治担当,构建“全粮、全链、全行、全力”的新格局。累计投入信贷资金60多亿元,全力支持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暨国家稻米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冷冻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武汉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项目建设、武汉阳逻粮食物流应急保障基地项目建设。这里已经纳入国家“四横八纵”粮食物流通道布局,成为中部最大的粮食安全压舱石。
走进这块占地200个足球场大小的中部粮仓,一座座浅圆仓、立筒仓、平房仓一字排开,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这里的粮食年吞吐量达600万吨,还包括50吨冷链仓储、40吨粮食仓储两大核心板块。“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随粮壮大,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是农发行与生俱来的职责使命。”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直营业务部主任杨洪介绍说,该项目是农发行坚守主责主业,创新构建“1+1+3+X”工作体系,由点及面打造产品多元、服务迅捷的业务发展模式的一个示范项目。后期,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匹配更优资源、提供更好服务,全力支持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做优做强。
2023年以来,在农发行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成型,该园区先后承担“华中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武汉核心基地”“武汉港口型粮食物流核心枢纽(主片区)”等重大国家级战略承载功能。
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眼下,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明确支持湖北牵头在此构建华中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把武汉纳入重点城市范围,聚焦保障华中地区重要节点城市紧急情况下的粮油供应,辐射保障国内核心城市群粮油供应安全。
多式联运江海直达云上牵手
打造华中最大粮食供应链枢纽
我国南方多水稻,但玉米、大豆不足,需要调北粮作为饲料用粮,比如湖北作为水产大省、生猪大省,一直要从北方或海外进口饲料原料。而北方也需要南方水稻等作物,进行品种平衡。
为了打造中部最大的粮食中转站,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一直倾心助力武汉金控等大型国企建好这座粮食“蓄水池”。
截至目前,275米岸线内,两个5000吨级散粮专用泊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后续700多米岸线上将规划建设4个通用泊位,计划为园区后续的装卸作业提供服务。在码头不远处,一条5.4公里长的铁路专线与京九京广铁路相连,以铁水联运的方式构建起通江达海、横贯东西、纵横南北的粮食物流大通道。
“粮食从我们这儿出库后,不用大车运载,可以通过索道皮带无缝对接,直接输送到停泊在江边的专用大型货轮,一边输送一边整理,实现了全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直抵最后一公里。”武汉金控华粮(湖北)粮食物流公司董事长严浩现场介绍,作为北粮南运的前置仓,码头后方堆卸场主要建设6个1500吨钢板筒仓、2座3000平方米平房仓以及散粮皮带运输机廊道等,为码头后期装卸作业提供配套服务。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对我们的帮扶可谓贴身又贴心。”严浩说,农发行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武汉金控多次专题会商,研究推出多项重大支持政策,包括构建足额配置信贷计划、优惠贷款利率、投贷联动、优化担保、办贷绿色通道、融资融智服务、“一事一议”等快速反应机制。
在农发行的全力支持下,这座大型基地开展“北粮南运、外粮内运和鄂粮外调”三条示范线路运营,建设港口码头、铁路专用线两大交通基础设施。这些粮食进一步被分别运送到重庆、四川、湖南等内陆省市的仓库和加工厂。
目前,按照打造中部地区粮食和冷链物流核心枢纽的定位,园区港口统筹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累计实现多式联运量350万吨,完成粮食吞吐量近400万吨,粮食仓储进出库量10万吨,冷链分拨配送业务拓展到中部地区4省份,初步形成“辐射区域广、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优、应急响应快、降本增效大”的现代化临港粮食物流园区。
“轻轻一点键盘,就能实现买全球,卖全球。”武汉金控粮食板块负责人介绍,在农发行的帮助下,企业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将粮食、冷链工厂到终端供应链环节统一整合,把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嵌入到多式联运体系之中,形成“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单到底、一箱到底、通关一体化”模式,逐步实现传统仓储物流向数字化转型发展。平台运营后,注册用户2014家,累计实现交易金额1071亿元,激活了“一池春水”。
粮食住进光伏空调房
12项核心科技赋能守护“荆楚粮仓”
2024年,炎炎夏季似乎特别长,高温天气一直持续到10月仍然没有消退。
要储好粮,粮仓控温是关键。湖北地处中温高湿储粮区,夏季储粮粮温上升较快。粮食也怕热,储粮温度过高,不仅粮食品质下降快,而且害虫大量繁殖,危害粮食安全。
从空中俯视,一座座粮仓的屋顶银光闪闪,太阳能光伏组件通过配备的光伏离网供电空调,在粮食入仓后对粮温进行调控,直接驱动空调系统运行。根据数据记录分析,阳光充足时,光伏发电供应空调制冷替代率可达99%以上,具备“使用需求强、发电多、替代率高”的特点,有效解决“买得起空调,用不起电”的行业难题。
在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的助力下,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助力粮食颗粒归仓、优质优储,绿色储粮。
“这个膜可以反射96%以上太阳光热。”“涂层既能隔热散热,还能实现‘荷叶效应’自清洁。”在现场看到,粮仓最新展示的12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储粮技术,防晒、隔热、降温各有妙招。一个平房仓6个面,除了地面外,都有隔热措施。粮仓顶部贴隔热膜,外墙刷了疏水防晒涂料,内壁是6厘米厚的7孔空心保温砖,冷气在墙体内穿行,让粮仓好像穿了一件风冷降温服,可谓360度无死角隔热,让粮仓成为名副其实的“凉仓”。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的鼎力支持,给了我们推广粮食储存绿色智能化改造的底气。”粮库负责人介绍,大力推广氮气储粮技术,从空气中分离提纯出高浓度氮气,再将氮气输入粮仓内,使粮食处于低氧环境,不仅防治害虫,还可有效延缓粮食品质“衰老”。
据了解,刚刚在武汉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与武汉金控集团和省粮油集团再次签订各200亿元的贷款授信协议,支持一粒米向全产业链延伸,有效期长达5年。
撰文:俞斌 刘奇峰 赵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