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处 刘宽舒
我省实现“零碳景区”零的突破,必将助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为旅游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湖北是林业大省,森林和湿地资源丰富,固碳增汇作用非常明显,碳汇开发潜力巨大。发展林业碳汇既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区域“双碳”目标,也有利于推动“两山”转化、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自然、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
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市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碳汇工作,将其纳入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目标进行系统谋划部署。省林业局抓住我省林业资源和中碳登平台优势,筹划组建湖北林业碳汇研究中心,出台《湖北省推进林业碳汇实施方案》《湖北省林业固碳增汇工作方案》,与宏泰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和试点建设,积极推进林业碳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加强林业碳汇监测评估。省林业局建立适合湖北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和模型体系,每年开展监测评估,摸清全省林业碳汇资源家底,为林业碳汇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据评估,全省森林植被年碳汇量约3521.76万吨。
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2017年前我省成功开发CCER林业碳汇项目8个,但因政策原因处于停滞状态。2023年国家重启CCER市场后,我省林业碳汇开发重新活跃起来,省太子山林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单位,五峰、英山、夷陵等地按照新方法开发林业碳汇项目9个。
开展林业碳票试点。省林业局指导宜昌市出台《宜昌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在秭归、长阳开展林业碳票试点,建立全省首个“碳汇+生态司法”协同机制,通过认购林业碳票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共交易30.73万元。
大力发展林碳金融。我省出台绿色金融标准和政策,推出多项全国首创绿色金融产品,为发展林碳金融提供便利条件。十堰、黄石等地推出“碳汇开发贷”“碳汇+产业收益质押”等林碳金融产品,郧阳4家企业采取“碳汇收益+”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16亿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