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南河奔流

□ 段 伟

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宽阔的河面碧波微澜,浮光跃金,收渔网的扁舟在水里来回穿梭,鱼跃人欢。清风轻拂,舒爽怡人,伸伸手,蹬蹬腿,扭扭腰,我正准备遛弯,手机铃声响起,友人催促去英山南河采风。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变浅黄。四季花海名不虚传,一条多彩小道依山就势伸进花海,圈出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花圃,不同种类、五彩缤纷的花儿,竞相开放。橙黄的金盏菊,玫红的波斯菊,暗红的孔雀草,淡紫的薰衣草,一丛丛,一簇簇,灿若烟霞。乱石缝中,几株牵牛花探出头来,长势并不茂盛,但花骨朵完全开放,迎风俯仰,似颔首,似招呼。一只蝴蝶时飞时舞,在木栅上流连忘返,没有要走的意思。我方明白,自己只是过客,而它却得以长久地享有这片梦幻般的繁花。

沿山道前行,虫声嗡喧,众鸟啁啾,时而传来风吹竹林的婆娑声。小溪将道路和稻田间隔开来,溪边植物根茁叶繁,恣生蔓长,一派芜杂。近旁,几块岩石将溪水围成一个小小池塘,池水清浅,满而不溢。颀长口阔,腹白背黄的马口鱼和红黄绿相间的花翅在群游觅食,体黄背褐布满斑点的棒花鱼匍匐在细沙上频繁地动嘴探寻食物,发现人影,它搅起一股浑水,倏然消失。小池旁有仿古凉亭,坐在亭中的长椅上,可听风,可赏花,亦可晒太阳。

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秋云处处生。古木参天,竹草葳蕤,古道幽深,雀鸟唱和。车行火田冲,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涧流潺潺,炊烟袅袅。荷锄的农夫,竹竿上晒衣服的农妇,追逐打闹的孩童,淳朴自然。鸡鸣犬吠,羊咩牛哞,柿树醉村风,硕果映日红。

醇厚可口,不粘不糙;巧妇配俏米,香甜馋死你。年轻的村干部一边介绍高山冷水稻一边带我们实地观摩。

田垄里,稻香菜鲜;山林中,禽欢果美。山峦间,黄牛过田埂,它撩一口青草,抬头望一眼人。界牌石梯田因山随势,层层堆叠,小如碟、大如盆、长如带、弯如月,高低错落,宽窄不一,似断似续,黄绿相间,宛如一块块天然的调色板。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晚秋的田野,最是欢腾。稻穗沉甸甸地低垂,村民们正一手抓着稻秆,一手拿着镰刀,快、准、稳,几个来回,身后便摆满了一摞摞收割好的稻谷,接着打谷,装袋。

山峦连绵不绝,鹅卵石温婉如玉。弯弯绕绕,坑坑洼洼,我们拾级来到山水秘境七丈岩。“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山泉流泻,烟雾腾空,如同一匹白练垂挂在山间,飞珠溅玉,飞沫反涌。水帘中间岩石袒胸露肌,面形丰满,端庄慈祥,神形卧佛。虽曰七丈岩,感觉实为不止。树木静默,枝叶不摇,倒影不动。这里人迹罕至,安静无比,喧嚣无比。“吹呴呼吸,吐故纳新”,陶然观其奇,未忘探其幽。

山溪透亮见底,山顶巨石独秀。一座山,拥有令人仰望的高度,拥有灵秀的传说,就具备了引人入胜的潜质,它牵引着爱山的人儿踏破铁鞋也要一探究竟。

草深树密,藤刺牵衣,步履窸窣,叶子窸窣。一对环颈雉突然从灌丛里飞起,一雄一雌,尾羽垂直,侧翅呈弧状滑向树林深处。雄的艳丽,雌的朴素。毛茸茸的小脑壳、蓬松的大尾巴,几只矫健可爱的松鼠在树丛里上蹦下跳,它们轻盈地穿行在树枝上,前后滚翻、金钟倒挂。我们斗折蛇行,到达山顶。虽气喘吁吁,但筋脉通泰舒坦,身心清爽畅快。山顶有一长方形天然石台,十余立方丈,台面及其四周均如刀削,一步天涯,莫过如此。顶上,一片平畴,惠风和畅,极目烟村,田园如画。

石台西边有座白云观,建于清乾隆年间,四周墙壁至顶,全用方形条石砌成。庙门有阳文名联:“眼光俯视大千界,心地高悬第一峰。”此处相传为著名禅师刘五、刘六修炼羽化登仙之所,故名仙人台。

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水清岸绿的池塘水景、五彩斑斓的墙绘……道教圣地大祖庙,黑石寨上古城墙,青山远黛添风华,和美乡村更多姿。“垃圾分类我给力,美丽乡村我受益!”收集转运的环保车循环播放。乡亲们“定点投放、定时收集”,颠覆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我固有的认知。除了让我们吃得肚儿圆,热情好客的主人还带我们转了几个村。

四方庭院,土灶飘香。地道的青椒熏肉、腊味十足的香肠、热气腾腾的牛杂锅……吃鱼不见鱼,全是鱼味鲜。在鱼米之乡,鱼在百姓餐桌上是当仁不让的家常菜。南河鱼圆子以其清新不腻的口感与极致的鲜美,深深俘获了家乡人的心。还有撑不过还想吃的烤红薯。烤红薯是慢工细活,考的是心性和脾性。大火急就会皮焦里生,小火慢煨方能让红薯在炉火旁慢慢软糯,一层微焦的表皮才会锁住水分和香甜。

窑火夜夜明,陶瓷日日出。曾经窑坳村的陶缸瓷碗远销海外,今天窑坳的后生批量成才,每次的乡贤年会专家学者云集。更新村一个仅九户人家的湾子晚清出了八个秀才,王孰闻烈士还是中共六大代表。从这里走出去的科技工作者前年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是一块热土,也是一块圣地。“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除了秀丽的风光、厚重的人文,南河还和中国的红色革命历史紧密相连。

青砖黛瓦,石灰抹缝,飞檐斗拱;中央大厅,东西厢房,阁楼书屋;穿堂过院,新意迭出。建于晚清的段氏府,坐北面南,负阴抱阳。内有大小房间99间,大小天井20个。

没有王家大院的规模,不及乔家大院的盛名,可段氏府有很深的红色底蕴。曲径通幽的百年宅第,在革命战争年代承载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在1931年至1947年期间,红十五军、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以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多次在此宿营且成立过临时战斗指挥部。被誉为“三十年红旗不倒”“血染红土三尺深”。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夜幕降临,音乐响起。网红“乡巴佬”站在段氏府附近的口袋公园边,弹唱《英雄赞歌》,沙哑独特的嗓音,仿佛蕴含着岁月的沧桑,深沉而有力,令人难以忘怀。

“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基因红,生态绿,面子靓,里子实,好故事一个接一个,好光景一村连一村。多彩南河,明年开春我还会再来,看你的娇蕊争芳,看你的乳燕翻飞。

--> 2024-12-27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300278.html 1 南河奔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