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学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推进思政课改革发展,更好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是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创新实践。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结合更丰富的平台载体,上好身边的、行走的“大思政课”。
高校博物馆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等目的,由高等学校利用所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文化财产设立并向公众开放,致力于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组织,是凝聚大学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场所。
高校博物馆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高校博物馆也是“大学校”的一种,不仅承载着展示学校历史文化、科研成果的重要任务,更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它们依托于高校的文化底蕴与优势学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展现出了小而精、专而深的独特魅力。
高校博物馆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首先体现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上。历史文物、艺术作品、科技成果……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深挖馆藏资源的思政元素,高校博物馆可以将其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参观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政教育,从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革命文物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更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通过展示这些文物,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必然要求,也是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
高校博物馆通过构筑研学实践平台,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舞台。从“思政+劳育课”到“思政+体验课”,再到“思政+科技课”,高校博物馆不断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模式。通过与思政课教师的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博物馆特色的思政课程,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深化课程体系方面,高校博物馆可以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一方面,通过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和思想内涵,可以转化出一批批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小故事和教学案例。另一方面,通过小故事来讲深、讲透、讲活思政大道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同时,高校博物馆还应与专业课教师紧密合作,找准思政元素和专业内容的结合点,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无缝对接,让课程思政更加生动鲜活,共同构筑全方位育人格局。
高校博物馆还应加强藏品研究与阐释工作。通过组建研究团队,围绕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形成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丰富博物馆的藏品资源和文化内涵,还能为思政教育和大学文化研究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其转化为展览策划、导览解说、知识讲座等,以便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为思政教学提供资源支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培训等方式,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参与博物馆的思政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既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理论支持,还可以为博物馆的藏品研究和阐释工作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高校博物馆可以积极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与社会各界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同时,这些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这些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影像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造随时可学、随处可学的便捷学习环境,以及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学习场景。通过建设线上博物馆平台、开设线上课程等方式,可以将博物馆的藏品资源和教学内容数字化、网络化,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视野。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