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中国显微神经外科开拓者朱贤立教授在武汉逝世

“一生追求做一个纯粹的医生”

朱贤立教授生前在手术中。 (湖北日报通讯员 协宣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龙华

通讯员 协宣

零星的雪花飘落,武汉街头寒气逼人。12月23日,在这样的气氛下,人们走入武汉协和医院赶赴一场对逝者的追思。12月22日凌晨,我国显微神经外科开拓者、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创始人朱贤立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追思现场,女儿、学生、同事追忆着他们与朱贤立教授的点滴,角度各有不同,一个词在他们的回忆中不断重复——“纯粹的医生”。

“永远追求科学的真理”

——中年改换专业

1933年3月,朱贤立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是武汉名中医朱师墨。家庭的熏陶,让朱贤立走上了医学道路。从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到后来成为协和医院普外科副教授,再到代表国家赴阿尔及利亚完成三年援外医疗使命,人生的前40年,他走得很稳、很顺。

1979年,谁也没想到46岁的朱贤立成为我国第一个被派往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神经外科进修的医生。当时,他一直从事普外科医疗工作,已有20多年的积淀,中年改专业,不仅意味着要将以往的术业封存,更面临白手起家的艰难。

“不少脑肿瘤患者因瘤体位于颅底深处,肉眼手术很难切干净,常常复发。有人失明、不能生育,甚至付出生命。但是,若在放大5倍、10倍的显微镜下手术,患者将大大提高治愈率。老师意识到,显微神经外科正是国家需要的新技术。”朱贤立的研究生、协和医院张方成教授回忆道,“老师就是这样纯粹的医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永远追求科学的真理。”

来到瑞士,朱贤立师从显微神经外科鼻祖雅夏格(Yasargil)教授。朱贤立当时在国内已是带学生的教授,却严格按雅夏格要求,不顾脖子、双肩和腰的酸痛,每天练习8个小时显微镜下操作技能;观摩手术结束,还会将手术台收拾干净,最后一个离开。

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终于博得了导师的赏识。“愿意做我的助手吗?”一天,雅夏格对朱贤立说。

朱贤立极其珍惜助手机会,每一台手术,都做详细的记录,积累十数本的笔记。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进修。临回国前,导师送了一整套显微神经外科方面的手术器械给他。这也坚定了朱贤立的决心——回国后,一定要创建一个全部神经外科手术都能在显微镜下完成的科室。

“技术不能只是我们的”

——向全国推广技术

回国后,朱贤立全身心地投入创建显微神经外科的工作。他要求科室里的医师,都要脱产3个月,在实验室苦练显微镜下手术的基本功。

艰苦的训练,使全科医师的手术难度越来越大,脑动脉瘤夹闭术、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蝶骨嵴内1/3脑膜瘤全切术、颅咽管瘤全切术等手术都一一被他们攻克。

“技术不能只是我们的。”朱贤立看到来找自己的病人越来越多,却愁上心头。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孜孜不倦地向全国推广显微神外技术。一开始遇到的阻力不小。有怀疑是否有必要的,有嫌缺少器械、经费的,还有不愿意重新适应新技术的。

“他身上就是有一种纯粹的医生的感觉。”1984年,还是一名医学生的协和医院林洪教授在朱贤立带领下,面向全国医生连续举办了12期显微神经外科学习班。“免费学习、赠送器械,慢慢地从十几个人一期,最后发展到200多人一期,几乎覆盖了当时全国神经外科医生的三分之二。”

朱贤立花重金买来录像机,自编、剪辑、配音制成了一部5集共16小时的科教系列电视科教片《显微神经外科入门》。林洪记得,每一个在学习班看过的医生,都对他们说:“太直观了,看几遍就可以练习、上手了!”

“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朱教授要用英语发言。前一晚,他几乎整晚没睡,一句一句跟我讨论英文讲稿。”林洪感叹,“老师觉得,国际对中国显微外科太缺少了解,好经验需要分享。”

“患者感受是爸爸最在意的”

——6个保暖瓶温暖了老人32年

2021年春节期间,68岁的刘奶奶在协和医院查出结肠息肉。3月6日晚,老人出现术后消化道出血。周末值班的消化内科朱良如教授细心安慰老人,并为她止住了血。巧合的是,32年前正是她的父亲朱贤立教授救了刘奶奶。

32年前,刘奶奶的脑垂体瘤已发展到双眼近乎失明,双腿无法走路。朱贤立精心为刘奶奶完成手术。当晚,令刘奶奶的老伴丁爷爷念念不忘。得知刘奶奶从手术室出来后全身发冷,朱贤立找出6个空的葡萄糖吊瓶,亲自装满热水,又一个一个用毛巾包好,围放在老人的身边。“直到现在想起来,我的心里都是暖暖的。”丁爷爷感慨。

“患者感受是爸爸最在意的。”女儿朱良如说,正是爸爸的医者之心,潜移默化影响自己走上了从医道路,“我要像他一样,追求更纯粹的‘医者之心’!”

--> 2024-12-24 中国显微神经外科开拓者朱贤立教授在武汉逝世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9768.html 1 “一生追求做一个纯粹的医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