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龙华
通讯员 童萱
深度聚焦“三本账”,同济医院负责人表示始料未及。12月19日,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教授、院长胡俊波教授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2个小时的长谈。在抑扬顿挫的话语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在医改走向深水区时,他们面对压力、抉择、困惑时的深层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问:从创新上要效益、要发展,对同济而言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存发展模式,风险和挑战也并存。医院做出这项决定艰难吗?
答:在做这项决定之前,医院进行了充分论证。从宏观看,一部临床医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自身、应对疾病挑战的创新史。创新,推动了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医学陈规被打破,产生了人体解剖学。17世纪,生理学建立。18世纪,病理解剖学建立。19世纪,细胞学、细菌学获得长足发展。20世纪,医学先后经历了三次革命,产生了现代临床医学。因此,在医学发展的长河中,创新是永不过时的、推动人类抗击病魔的澎湃动力。
从微观看,我们触摸了自身的发展脉搏,认为在创新上着力,既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极为迫切的现实之需。同济医院124年的发展赋予了它深厚的红色底蕴和丰富的人民至上精神内涵。“格物穷理,同舟共济”8个字的院训,就包含着用不断创新、穷究道理,破解医学之问,形成医患同心携手对抗疾病的深刻意蕴。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一代代同济医者,接续完成医学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初,同济医院打开了国际交流的大门,先后与德、美、法等10多个国家的医疗机构建立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谁有绝技,就向谁学。斗转星移,我们也逐步完成了从“跟跑”到部分领域全球“领跑”的跨越。无论是裘法祖院士拉开中国器官移植学的大幕,还是陈孝平院士等一批专家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创新一直是浸润在同济骨子里的因子,应该不断接续。
在坚定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时代答卷中,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医学注解。要营造敢于创新的氛围,培育鼓励创新的土壤,让一切变得水到渠成。
2020年4月,国家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的牌子悬挂在了同济医院的大门之上。这意味着,我们承担的职责不仅是一位践行者,更是一位引领者。这种属性,无形中赋予了它“试验田”的职责。如何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找寻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这都是亟待探寻和求解的。
为此,2024年以来,面对高质量发展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同济医院积极开辟新的赛道,提出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运营,作为新的增长极,反哺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学科等。
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在加速推进医学科技攻关,打造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医院如何破解这道新命题?
答:其实,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和其他医院面临的困难是一样的。缺经费、缺经验、引才和育才难等,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裹足不前的借口。相反,作为医疗国家队,更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勇于面对。
要专家们去创新,不是一句空话。作为管理层,首先要想到的是如何在医院的制度、机制上做出变革,厚植创新的土壤,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医院规划的路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科技创新,出发点就是解决临床实际需求,通过医务人员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诊疗技术突破、医用设备研发和医疗装备制造,以解决临床上的痛点、难点问题。路径的落脚点就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看病负担,让患者看得好病,增强人民健康福祉。
譬如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实施有层次的人才工作创新战略。对于国家级人才,我们实施医院党委、常委一对一服务国家级人才制度;对于青年人才,我们召开恳谈会,出台“揭榜挂帅”激励政策,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成长环境;对于临床和科研紧缺人才,我们“一事一策”“一人一策”,做好过程考核与服务保障。我们还构建了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人才队伍,让人人都有纵横驰骋的舞台。
医院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有利于创新,哪怕需要书记、院长去协调、沟通,也绝不推诿,主动作为。
问:眼下许多创新都需要医工融合,从医而言,医院有先天优势,但在工上,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且医和工还有一道无形的壁垒存在。医院是如何补齐短板、拆除壁垒,来推动医工融合的?
答: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医智融合、医工结合确实已经成为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范式。
近年来,我们力推科研平台体系建设,构建了“基础—临床—转化”全链条一体化的科技支撑平台,还建立了协作网和质控平台,来打造高效、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不断吸引本领域,甚至是跨领域合作伙伴的加入,共同开展临床研究。我们成立科创院、医工交叉研究院、数智研究院、临床转化研究院,通过多学科交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攻关的方式将优势学科与工科院校、企业整合起来,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孵育医工交叉创新群体,实现多项自主创新。
截至目前,我们已与十多所高校、数十个科研院所以及创新企业紧密合作,加快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和医工交叉“卡脖子”联合攻关,加大高水平成果奖励力度。
通过这些平台建设,我们尝到了甜头,填补系列重大疾病诊疗技术的国际、国内空白,为医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健康湖北乃至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创新支撑。通过医智融合、医工结合,解决了不少临床上的难题。马丁院士团队牵头研发的重组溶瘤腺病毒注射剂(KD01)是一种新型妇科肿瘤生物技术药物。它打破了国内外溶瘤病毒载体改造和筛选的技术瓶颈,体内、体外实验验证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实现现有技术的迭代。团队研发的人CDO1/AJAP1/GALR1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是2023年全国首款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的体外诊断试剂盒;HPV整合核酸检测试剂盒是国内2022年首个获批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的二代测序产品,也是国际上首个用于HPV整合检测的体外诊断试剂盒。这些创新预计将为实体肿瘤、恶性胸腹水患者和女性放化疗致卵巢功能早衰等患者带来疗效更好、成本更低的国产高新生物技术药物和基因治疗产品。这类创新技术也不断走向世界,世界其他国家同行来学习中国技术已成“新常态”。
问:面对创新成果的“喷涌”,在资金、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医院会对哪些成果优先转化,其准则是什么?
答:大众的健康需求,一直牵引着我们的视线。解决临床之需是创新的最强劲动力。医院每天都要面对成千上万的患者,无论是常见疾病或罕见疾病的诊疗,临床上都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突破。从临床痛点出发,我们凝炼出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把研究的结果再反哺临床,在这个闭环上,我们要做的归根结底就是能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提升老百姓的就医体验,降低看病费用。从这些维度上看,临床急需的,能切实解决患者痛苦的,能惠及更多百姓的,都会进入我们的“绿色通道”助力。
问:当前,医院正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具备哪些优势,还有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医学中心如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答:我们的优势是拓展了物理空间,形成了一院多区发展格局,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加强平台建设,打造了各类国家级平台,支撑医院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医疗技术和创新成果;落实管理保障,“一体化、同品质”成为全国多院区管理的典范。
但我们也必须正视不足。与其他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和国内头部医院相比,医院体量大,人力资源结构还不合理,尚未完全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多院区医疗资源布局;医疗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运营管理水平还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顶尖成果还不够突出,“卡脖子”攻关突破仍然偏少。
当前,同济医院已开启第四次创业新征程;我们要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重新起跳。
第一,要发挥医疗国家队、国家健康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用,主动融入人才强国战略,打造医疗顶级人才和团队;融入科教兴国战略,搭建顶级的学科和平台;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顶级的成果和转化。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健康守护者、现代技术引领者,发挥健康中国主力军作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以一流的质量和安全、一流的技术和创新、一流的服务和体验,践行健康中国战略。
第三,医院勾画的发展蓝图是到2030—2035年之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医院,这也是第四次创业的首要任务。到2050年,建院150周年之际,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现代化综合性创新型国际一流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