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感受长江文脉聆听长江新声

——《长江组歌》总体印象

□ 黄中骏

12月2日晚,由中国音协指导、湖北省文联和江汉大学共同出品的大型声乐套曲《长江组歌》在琴台音乐厅首演。聆听演出,阅看《长江组歌》的曲谱小样,给我留下的总体印象是:这部集数十名优秀音乐(歌曲)创作人才的心智、经合力打磨的音乐作品,紧扣长江主题,突显长江文化、长江文明,艺术性地揭示了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题内涵。作品引导人们感受长江文化脉动,领悟长江文明新声。

《长江组歌》以对长江文脉的表现,作为整部作品内容的主题内核,体现了作品创作者们对长江主题观照的独特视角。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之一的长江,历来是文艺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主题。历代文艺家们进行的长江主题艺术创造,体现出对这一主题千姿百态的观照视角:或表现自然(界)属性的长江,或表现生态视域下的长江,或表现历史长河中的长江,或表现革命年代的长江,或表现建设时期的长江,或表现情感中的长江,或表现精神层面的长江,或表现人文领域的长江,或表现现代巨变中的长江……而我们从呈现出的《长江组歌》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这部作品的创作者们观照到:长江从自然走来,天造了迷人的风景、醉人的风情,是举世闻名的自然大江;观照到:长江从远古走来,丰厚的文化含蕴,使长江演绎成历史悠久的文化长河;观照到:长江向未来走去,人民将创造长江文化更灿烂的辉煌。正是观照到长江以汇聚百川的气概,繁衍着以多元共生、共存、共兴、共荣为特质的长江文化,并以此作为《长江组歌》内容的主题内核,从而使这部作品从主题观照视角方面,实现了对过往以长江主题进行艺术创作的突破。

《长江组歌》以长江流向为主线,依长江源头、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巨流归海之序,给长江流域的景、物、事、象,赋予意韵,体现了作品创作者们“游目”“流观”的审美意识。整部作品,由序歌《神女说》、上篇《梦在高原》、中篇《心在路上》、下篇《爱在海洋》、尾声《我们就是长江》五部分17首作品组成。每首作品的歌词,字、词间具有声韵感,词、句间具有节奏感,形成具有情感抒发性的“语流”,经谱曲,“语流”和“音流”结合,共同表现了对长江母亲河的“情流”。且不少歌词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显现出经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寓“意”之“象”。这种“借物抒情”而产生的“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有助于作品接受者、鉴赏者展开“联想”“联觉”的翅膀,拓展作品的艺术表现空间和影响力。17首作品,或寄景抒情(如《神女说》等),或托物寓意(如《一粒稻米》等),或以词造境(如《格拉丹冬雪光》等),或具实叙事(如《外滩外》等),或以意“塑形”(如《我们就是长江》等)。广袤的长江流域和深邃的长江文化时空,任由《长江组歌》的创作者们“游目”“流观”,开启艺术想象的“闸门”,让情思乐意自然迸发。

《长江组歌》以长江的代表性文化符号起兴,赋予其现代文明观念,体现了作品创作者们推进现代文明构建的深意。整部作品中,《神女说》《格拉丹冬雪光》《彩云归》《在时光码头》《海上路》等,无疑是在长江自然景观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中,融入了当代人的情感和意识;《三星堆》《三峡之书》《一粒稻米》《遇见知音》等,无疑是对远古时期代表性长江文化符号(三星堆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及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知音文化等)的现代阐释;《花儿》《外滩外》《稀客来到我的家》《绣江南》《家在山水间》《龙舟竞自由》《大江之上》等,无疑是对长江流域不同时期人类生活的人文提炼……作品创作者们通过深挖代表性长江文化符号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并赋以现代文明观念升华之,从而通过连接起生生不息的长江文化传承之链,展现长江文化、长江文明的绚丽光彩,抒发人们对于母亲河的深厚情感。

《长江组歌》在对长江文脉的表现、赓续中,融入当代审美意识,体现了作品创作者们追求艺术呈现形式的新意。为满足当下民众多样性的审美需求,整部作品以交响音乐会形式呈现,17首作品的演唱形式,包括了独唱、对唱、重唱、小组唱、领唱与合唱、合唱及原生态组合、戏曲(歌)唱法,可谓是声乐演唱形式的争奇斗艳。从《长江组歌》的音乐创作方面看,《长江组歌》的创作团队,荟萃了数十位优秀词曲作家,创作团队组成的多元带来了作品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从作品演出呈现出的创作成果看,长江流域的民族(传统)音乐所具有的简洁精当的乐思、五音繁会的旋法、多姿多彩的音列(调式)、自由变换的调性、不同类型的节奏、新奇绝妙的曲体、变幻多样的体裁、八音和鸣的音响(音色)、气势恢宏的乐制……这些几乎覆盖所有音乐构成要素方面的特征,都在《长江组歌》的创作中有所承继。从《长江组歌》演出呈现的音乐风格特色方面看,长江源头地域(民族)音乐所体现的古朴、粗犷、豪放、热烈的总体风格;长江上游地域(民族)音乐所体现的清新、甜美、细腻的风格特质;长江中游地域(民族)音乐所体现的直接明快格调、流畅跌宕特点和极强的兼容、融合性风格特色;长江下游地域(民族)音乐所体现的均匀、整齐、内在、洒脱的气韵和曼丽婉曲的总体风格,也在《长江组歌》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展现。《长江组歌》的创作团队,还在做好长江文脉承继的同时,力图融入当代声乐作品创作的时尚、流行元素,推动了长江主题音乐表现“语境”“语系”的拓展,让人们领悟到长江文明的新声。

总之,笔者认为《长江组歌》的创作并首演成功,是“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的一次有意义的艺术实践和文艺创新。希望《长江组歌》在此基础上听取各方面的反应,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继续对这部作品进行精细打磨,使这部作品向着文艺精品、艺术经典的方向推进。

--> 2024-12-19 ——《长江组歌》总体印象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99326.html 1 感受长江文脉聆听长江新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