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英锋
牙口之疾,一刷了之?近年来,功效牙膏迅速发展,但广告宣传夸大、涉及医疗术语、超功效宣传等问题不断出现。不仅忽悠消费者,还可能延误治疗。(12月17日《新京报》)
在不少商家的宣传里,功效牙膏俨然成了治疗口腔疾病的“万能神药”,不仅可以去除蛀牙、修补牙洞、坚固牙齿,还可以快速根治牙龈萎缩,甚至可以抗幽门螺杆菌……天花乱坠的营销宣传,明显逾越了“功效牙膏”的功能边界,对消费者形成欺骗和误导。
2023年12月,牙膏实行备案管理,《牙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牙膏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牙膏的功效宣称评价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保证功效宣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牙膏不是药品,牙膏广告不能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能做有关功效的断言或保证,牙膏标签禁止标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国家药监局曾发文强调,任何牙膏都无法治疗口腔疾病,不能宣称具有医疗作用。此外,一些“消”字号、“械”字号或“药”字号产品也不能当牙膏长期用,非牙膏产品不得通过标注“牙膏”字样等方式欺骗误导消费者。一些商家混淆概念,把医用口腔护理脱敏膏、牙科分离剂、抑菌膏等消毒产品、医疗器械或药品宣传为“医疗级牙膏”,同样构成虚假宣传。
对牙膏的功效宣传乱象必须予以矫治。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对牙膏功效宣传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强化对牙膏功效评价的监督,全面查处虚假夸大宣传等违法行为。网售平台应承担主体责任,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宣传信息进行屏蔽、清理,对相关账号采取整改、封禁等措施。消费者也应增强辨别意识,理性选择功效牙膏,不能被商家的宣传信息迷了眼。